《沁园春雪》教案(2)

2021-03-07沁园春

教学内容与步骤:

  1、进入上阕“概括”界面,复习旧课。

  2、全班背诵上阕。

  3、分析下阕:

  1、老师操作电脑进入下阕的“思考题”界面,显示思考题:

思考题内容:

  1、前两句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用“赞美”而用“折腰”?

  2、“惜”的作用与上阕哪个词相近?

  3、“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诗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

  5、“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6、这一部分在表态方式上有何特点?“俱往矣”前后有何联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五分钟),然后老师停止电脑广播功能,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显示各题的分析及答案,不懂的向老师提出(七分钟)。(有小喇叭符号的,单击它,可播放配音分析)

答案要点:

  1、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2、其作用与上阕的“望”相近,都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3、“文采”、“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都用了借代的手法。

  4、不同。对前两者并不是一概否定,而对后者的惋惜之情近于嘲讽。这种感情分别体现在“略”、“稍”、“只”等词上。

  5、“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今朝”指的是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不但是一种坚强的信心和伟大的抱负,而且是一种昂扬的斗志。抒发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

  6、议论与抒情相结合。既谈古,又论今,把古代与今天作比较。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抒发了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

  1、全班朗读下阕。

  2、终止学生操作,开启网络广播功能,电脑演示下阕朗读欣赏。

  3、背诵下阕。

  1、电脑演示全词的朗读欣赏,同学们分为男女两组跟着电脑演示进行朗读。

  2、电脑演示歌曲《沁园春·雪》。

  3、终止网络广播功能,让学生自己在电脑网络上完成本课的反馈练习,然后电脑自动计同各人的成绩。

  练习内容及答案:(有小喇叭标志的,单击它,电脑会播放该句子的朗读,)

  1、用键盘输入括号前的字的拼音字母,并读准(每空5分)

  分(fen)外妖娆(rao)稍逊(xun)风骚(sao)

  数(shu)风流人物

  (二)把下列句的朗读节奏判断正确的一项用鼠标拖到括号内(C)(5分)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判断下列语句的修辞手法。(每小题10分)

  A比喻B、对偶C、拟人D、夸张、E借代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C)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AB)

  3、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BE)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每小题10分)A、对B、错

  1、“望”字统领的诗句是由“长城内外”到“分外妖娆”(B)

  2、“顿失滔滔”一句的重读应在“顿”(A)

  4、本词上阕在表达方式上是描写与议论相结合(B)

  5、“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风流人物”(B)《沁园春雪》教案 篇3

  一、导入

  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主义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注: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

  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提示:最后一句。)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提示:过渡句;承上启下)

  3、提出问题。(补充在后边,此略。)

三、局部品味

  1、论整体感知中的问题来引入对词的学习。

  既然祖国的江河山水如此的美丽娇艳。那么,词中是如何来描绘这幅美丽如画的江河山水呢?又是哪些英雄竞折腰呢?

  注意:(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并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2)、从表达方式上看:上阙和下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请学生说出导语中的问题。

  (4)、按以上的板书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这首词。

  2、讨论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因没上课而无法补充,)

  四、布置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拼音:

  沁()分()外妖娆()逊()数()风流人物

  2、阅读课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A、写出采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

  B、写出词中过渡性的句子:

  C、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

  D、词中押韵的字:

  E、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词的

  F、说说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答:

  G、简要的说说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答:

  J:我们还学过一首写雪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歌是写的《》,这首诗歌中名句是:

【《沁园春雪》教案3篇】相关文章:

1.沁园春雪教案

2.《沁园春雪》 教案

3.《沁园春雪》教案

4.《沁园春雪》的教案

5.沁园春雪的教案

6.沁园春雪的教案

7.《沁园春雪》初中教案

8.《沁园春雪》的优秀教案

9.沁园春雪试讲教案

上一篇:沁园春雪教案3篇下一篇:教案沁园春长沙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