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故乡散文(4)

2019-01-25散文

  此时此刻,男人们很畅快地吃喝,满碗的酒,几个轮回就底朝天,一直喝到个个脸红脖子粗、天旋地转了方才肯收场。女人们则忙前忙后,一脸绯红,似乎已被这既善良淳朴又热情奔放的亲情、乡情和友情醉了。

  多年以后,我工作了,成家了,但每到杀年猪的时节我就越发想念家乡的庖汤。于是,每到这时候,我就千方百计打听好朋友们中谁乡下的家里要杀年猪,并相互叮嘱,杀猪那天相邀一起回乡吃庖汤。如此这般地随各色人等到过几个地方吃庖汤,那种惬意的吃喝,在微微醉意中的高谈阔论,一个个义气豪放、肝胆相照的彼此“关照”,让人感觉不到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此时此刻,没有功利,没有世俗,只有酒逢知己千杯少,只有喝了一杯又一杯……

  这些年,农村的庖汤上档升级了,不过,吃过城里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人们,似乎更加向往农村那最原始的庖汤。于是,有些地方别出心裁地举办庖汤节,让游客看杀猪、吃庖汤、观山水,在表演节目的环节,幸运的游客还有可能抽到猪头、猪尾、猪脚、猪肚等独特奖品。我在想,如此土得掉渣的旅游项目,或许会让庖汤发扬光大,以更传统、更怀旧的形式延续下去。

  花样在年华

  该要用怎样的文字来重温这段关于年华的日记。

  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匆忙,来不及回首却早已陈列在风逝的回音中,飘零散去,温暖执心。

  七岁的那一年,一首歌谣,我们找到了同伴。一颗糖和一只蝉让我们玩遍了整个夏天,我们追随着篱笆墙上漫天飞舞的蒲公英无虑地奔跑,脏兮的脸庞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享受着这个世间最美好的关爱。

  十二岁的那一年,一次课堂,我们找到了同桌。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让我们变的亲密无间,我们认真地畅谈着自己的梦想,且偷偷告诉彼此这是属于俩人的秘密。待下课铃响后,一起手拉手走出校门,似乎前方就是乐园。

  十七岁的那一年,一次不期而遇,我们找到了青春。美丽的邂逅和一辆自行车让我们仿佛走遍了世界,在这个情窦初开的岁月里,我们相互关照和陪伴,一起走过的小道看到的也都是花朵绽放。

  这一度年华,

  时过境迁,兜兜转转。

  我们匆匆的相遇却又匆匆的别离,每一句的珍重与不舍,都在释怀着我心中所有的忐忑。只是,昨日的种种我们还能挽留下多少。一如我们花样的年华般,总是在回忆中想起一些迂曲的往事,总是在虚幻里闪烁出永恒的火花。于是就在这样的年华里,我的文字深深的嵌入了时光,并在岁月的额头上留下了只属于我的沧桑。

  电影《花样年华》中有这样一段话:“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于是,当岁月吞噬了怀念,是它们占据了我所有的青涩年华。

  胡适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关于亲情,

  它贯彻了我的整个生命,给予了我最真挚美好的呵护,就像一直心仪的陶瓷芭比,它从来都是微笑地矗立在书桌。传递着点滴感动,分享着温暖关怀。“

  李白说:”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关于友情,

  它会为了生活中繁杂琐事而抱怨哭泣,它会猜透彼此的心里明媚或是阴霾。它会为了某个约定而独自翘课甘愿被批。在共同成长的喜悦感动中,它充当的角色是见证与祝福。

  三毛说:”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

  关于爱情。

  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观,给青春多添了一道味。就像梁朝伟和张曼玉的那句台词:”如果多一张船票,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走?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或许,这就是爱情,只是爱你,却丰富了这整段年华。

  人生本该如同一棵树,为了探测天空而百尺竿头。年华却不甘熙攘影下的孤寂,抓住了人生的树干,种下叶子,开出花朵,赢来更多的阳光来精彩我的漫漫人生路。

  海边静夜思

  龙舟池的潮汐与大海同呼吸,戏弄着环池绿荫的倒影,与池边的群亭分享着嬉戏的童趣。

  沿池东行,很快进入嘉庚公园。未及入园,扑面而来的是海;入园,还是海。

  海水用蔚蓝色半抱着鳌园。

  拾海前行,长长的栈道如影随人,蜿蜒蛇行,由粗到细,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眺望大海,前方是我思绪萦绕的台湾岛。

  在长江边生长的我,从小就聆听大军渡江的伟业,但愿往日的硝烟,拂去海峡间的迷雾,驱散昔日的惋惜与惆怅,化作两岸永久平静的记忆。

  漫步海滩,回眸身后那一串串脚印,余辉中显得那样明晰与亲切,就如同人生的路上留下的一行行足迹。回眸人生,人生是一条流逝的河;面对人生,人生是一片辽阔的海。大海的汪洋就像人生的波澜,时而咆哮,时而恬静;潮起潮落,变中有恒。人生会面对各种无形的海,人海、心海、文海、宦海、会海、教海、学海、语海、书海、情海、商海……,海边五颜六色的贝壳儿,耐心捡拾就是在收获人生。

  我喜欢大海的宁静,喜欢海边的“静夜思”。坐在石凳上,让烟雾缭绕,让凉爽的海风凭吹,静听此起彼伏的涛声,走进畅想的世界。白天的喧闹可以用夜晚的静谧来补偿。

  我喜欢时而喧闹时而静谧的人海。感谢祖先发明了“热闹”和“冷静”,闹得厉害就热,静得出奇就冷,钱钟书称之为通感。喧闹中我能巧取人海之静,“热”而不“闹”,“静”而不“冷”。初到厦门,一开始感到有点“静”,但不感到“冷”,我坚信厦门的冬天不会寒冷。

  我喜欢文海,文海畅游是一种享受。我习惯于办公室的笔耕,是手痒。有人说新院长常住办公室,舍不得花自己家的水电费。错矣!我先后加入三个党派,交的党费比我们家的水电费还要高。然而,如同话筒的遗憾只能放大声音而不能放大观点一样,我的遗憾在于,思想的火花是瞬间的,写作的时间是零碎的。于是,我想到了随笔,写随笔的感觉就如同与邻居家的大婶聊天那样平易亲切。灯下漫笔,文稿垒高,是人生的一种享乐。  我喜欢情海,情愫是生命的血液。情愫覆盖了对社会、自然、生命以及一切的人间真情。情愫是大爱,大爱胜大海!涓涓细流是爱,朵朵浪花是爱,波澜壮阔也是爱。

  我喜欢大海的胸怀,我迷恋大海,但挥不去对长江的依恋。小时候,我就喜欢长江的静流。长江是一条龙,龙头在长江入海处。龙的两眼,一只是上海,一只是故土南通,前者目光炯炯,后者睡意朦胧。上海面南而坐,南通是她的“后花园”;上海面北而作,南通就是她的“前客厅”。“今日上海北、明日北上海”是乡亲们的夙愿。在那片故土上,有诗情有画意。江海交汇的壮观,花园城市的幽雅,江海河鲜的美味,长寿健身的神奇,无不传递着江海大地春的消息。她用三角洲的角尖吮吸大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乳汁,用积聚四方的魅力,升华着自己的美丽。她位于江北,却有江南之秀;距京千里,却也曾叫通州;左窗可听海,右窗见江舟;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男也儒雅,女也清秀;风也妩媚,雨也温柔;满目浓郁,美不胜收;酒醇汤鲜,让你醉够透;紫琅阁上把酒,濠河水上行舟;看雨打鲜荷,听珠玉声稠;游处处胜景,思代代风流;文峰塔上,可以眺望一个个大港口;三元桥边,能观赏军山美狼山秀;你来了就不想走,走了也会把她梦中留!

  江水海水,水与水交融,造就了大海的胸怀;东西南北的人群聚到一起,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水相连,心相通,情相系,是自然与人类相互欣赏所造就的宽广胸襟。

  夜幕降临,独自海边徜徉,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这不正是海边静夜思的妙处吗?

上一篇:生命中最美好的过客散文下一篇:只愿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最美好的你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