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荇”等意象(3)

2018-07-20诗经

        三、“采蘩”等与祭祀的关系

  《召南·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二者同被认为关系国之存亡的大事,可见上古祭祀活动盛行。周代祭祀名目繁多,除了较频繁的祭天祭地祭祖外,周人还要祭祀各路神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人是逢事必祭。周人祭宗庙社稷鬼神的牺牲除牛、羊、猪等外,还用相关的一些植物来参予祭祀,像蘩、萧、艾、蘋等植物当为时人祭祀所常用之物。《诗集传》:“蘩,白蒿也。”朱熹:“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夫人能尽诚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7]整首诗反映了当时诸侯祭祖的一些习俗。在男耕女织社会,“采蘩”本身就隐含祈盼兴旺之意。女仆要先到幽谷河滩采蘩,然后穿戴整齐早晚去参加祭祀礼,祭祀完才允许回家休息。“周人事神似乎不像殷人那样烦渎,但也和殷人一样认真。祭祀之前主祭的人要离开家庭到庙旁清静的地方斋戒几天;祭某祖的时候要找一个扮成他的模样来做供奉的具体对象,这叫做尸。”[8]可见周人祭礼之繁锁。

  《召南·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许慎《说文解字》:“蘋,苹也,水草也。”《吕览》:“菜之美者,昆仑之蘋。”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此二藻皆可食。”这是一首叙述女子祭祀的诗,诗中描写了祭祀前所作的种种准备工作,突出体现了当时的风俗。在古代,女子主祭祀非常少见。专主祭祀的祝、宗、卜、史皆为男子。男子主祭祀主要用“太牢”“少牢”,而女子主祭祀只用鱼和植物,而且作为祭品的蘋和藻只能放在宗庙的窗户下而不是放在供桌上(供桌只供牺牲的牛、羊、猪、犬摆放)。用斋戒几日并纯洁无暇的少女来主祭祀,表示对神的恭敬。蘋和藻皆水生植物,用来祭祀,可能跟周族崇尚农耕,依水而居的习俗有关。《毛传》:“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这些植物也可能是时人的主食之一,所以用来祭祀。

上一篇:《诗经》中的色彩下一篇:《诗经·国风》“渡河”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