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陇道难”与李白的《蜀道难》之比较(4)

2018-07-17蜀道难

  综观上述,杜甫的“陇道难”诗与李白的《蜀道难》诗写作的心理背景不同。杜甫为生计而忧愁,为前程未卜而不安,其心理状态是郁闷的、压抑的,情绪是低沉的。而李白的《蜀道难》系为友人送行而作,诗人以宽阔的胸怀去容纳蜀道上壮美的山川,以开朗的性格去送别友人。因而,壮美的山川就淡化了离别的愁绪,开朗狂放的性格更强化了豪情。杜诗与李诗有着明显的不同。

  二

  杜甫写作“陇道难”组诗与李白写作《蜀道难》诗的心理背景不同,而他们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亦各异。杜甫记述行程,描绘山川,模山范水,如实写来;李白驰骋想象,把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比喻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来描绘蜀道上的奇山异川,从虚处落笔。诚如袁宏道《瓯北诗话》所说:“青莲能虚,工部能实。”王嗣奭《杜诗笺选旧序》亦云:“盖李善用虚,而杜善用实,用虚者犹画鬼魅,而用实者工画犬马,此难易之辨也。”这些评论都恰当地指出了李、杜创作方法上的根本差别。试读杜甫“陇道难”组诗的第二首《赤谷》: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赤谷,山谷名,距秦州西南七里,即今天水市秦州区西南的暖和湾河谷。谷两面山崖皆呈红色,故名“赤谷”。此诗写诗人驾车赶路途经赤谷时的情形。浦起龙说:“此才是发足之始,故景少情多。”[3]开头四句先写天气寒冷,霜雪繁重,作为四处漂泊的游子正前往同谷。想到一年将要过去,而自己重来秦州已没有可能。寒冷的天气,繁重的霜雪,给行路带来极大的不便,而“游子”的身份中又蕴含着离家远游、颠沛流离的酸辛。诗人虽在《发秦州》中写道秦州“难久留”,但启程之后,又产生了对秦州的依恋之情。诚如杨伦引蒋弱六语:“前已说秦州不可居矣,此仍不无恋恋,亦是真情。”[4]老杜情感之真实,于此可见一斑。接下来八句写走在赤谷中的艰难。“晨发”二句写清晨从赤谷亭出发,艰险的道路从此开始。赤谷中乱石遍地,只有一条窄路,无法改道而行,车轴上虽已加了油,但仍然驱车困难。此时漫长的山谷中寒风凛冽,当太阳落山时,走得人困马乏,又听到孩子们叫饥的声音。向前看,沉寂的村落还很遥远,依稀的烟火可望而不可即。最后四句写对前途的忧虑。自己贫病交加,却到处漂泊;虽思故乡,但将永无归期。他常常担心会死在这荒山野道之中,将“永为高人嗤”。老杜由行旅的艰辛而产生了穷途生死的慨叹,读之令人下泪。此诗可谓途中实录,情真景实,历历在目。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读“陇道难”组诗的第三首《铁堂峡》:

上一篇:略论李白《蜀道难》的演变过程下一篇:蜀道难写作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