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旨趣探微(3)

2018-07-17蜀道难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蜀道难》的创作初衷分析。《蜀道难》是一首投赠诗,古代文人若想顺利入仕,往往会带上自己得意的诗作拜谒当时的权势人物,希望得到他的赏识、提携或引荐。白居易献给顾况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钱起献给裴舍人的《赠阙下裴舍人》和柳永呈给孙何的《望海潮》都是同类。既是投赠诗,当然不能造次,恨不得把先天异秉和后天所学浓缩于方寸之间,恭呈于贵人之前。李白亦不能免俗,因为李白不愿走科举仕进之路,而是想通过贵人提携迅速入仕,平步青云,实现匡时济世的伟大抱负。既然如此,李白在《蜀道难》上,就必须做足功课。首先,他在诗歌形式上选择歌行体,因为他清楚自己最擅长的就是歌行体,最能发挥自己艺术才能的也是歌行体。其次,他清楚在诗歌主题的确立上,更要小心谨慎;再次,必须回避那些敏感的、容易引起猜测和误解的题旨,而最稳妥、最安全、最保险的莫过于歌咏大自然。歌咏山川之大美、自然造化之神功,永远是积极、阳光、正面的,绝不会产生消极、阴暗、负面的联想。因此,前人所主张的暗讽、影射、伤离别、无寄托的种种说法,在这里就不靠谱了。

  探究诗歌的旨趣,首先要从思想内容入手,所谓实事求是,既不能先看前人专家的见解,因为难免落入先入为主的陷阱,又不能先“知人论世”,因为先从“人”和“世”入手,极易犯主观臆测和形而上学的毛病。因此,要弄清楚《蜀道难》的旨趣是什么,老老实实从诗歌本身探究。知人论世的方法和前辈专家的观点固然重要,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和参考之用。

上一篇:《蜀道难》感情分析下一篇:读蜀道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