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文论散文欣赏(3)

2018-07-16苏轼

  他认为“当今之患,外之可畏者西戎北胡,而内之可畏者天子之民也。

  西戎北胡不足以为中国大忧,而其动也有以召内之祸。

  内之民实执存亡之权而不能独起,其发也必将待外之变”(见《策断二十三》)。

  基于他对当时政治的这种认识,他对内主张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对外主张“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从而争取对敌斗争的主动权。

  这随贾谊《陈政事疏》的精神一脉相承。

  他的历史论文如《平王论》、《留侯论》等是政治论文的另一表现形式。

  《平王论》反对举寇迁都,在南宋政治上起了积极的影响。

  由于阶级地位的局限,他少年读书,专为应举,“不能晓习时事”(见《上韩太尉书》),他早年的进策和史论,议论多流于空泛,同时表现他政治上的保守态度,如在《劝亲睦》主张恢复小宗来劝导人民亲睦,在《武王论》里以汤武革命为非圣人,在《商鞅论》里以商鞅变法为破国亡家之术等。

  至于他说范增和义帝有君臣之分,应为义帝诛项羽,说诸葛亮只要费数十万金,就可以离间魏国的君臣,举兵灭之,更是不审察情势,大言欺人的书生之见。

  他这部分文章虽内容没有什么特别可取,而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或翻空出奇,对士子的科场考试颇有用处,因此从北宋中叶以来,一直成为应举土子的敲门砖。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莱羹”(见陆游《老学庵笔记》),这四句秀才们的口头禅就是这样来的。

  后来他在实际政治中受过较多的锻炼,逐渐改变纵横家的习气。

  他在元佑、绍圣间针对具体政治问题写的奏议,如《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奏浙西灾伤第一状》等,议论切于事情,精神上更接近陆贽。

上一篇:描写苏轼的作文下一篇:浅析苏轼的文论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