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奇文“形影神”对答凸显深刻哲学内涵(3)

2018-07-21陶渊明

  这三首诗看似玄虚,实则很好理解。渊明是老实人,不爱故弄玄虚,他自己在前面写了个小序,把写这三首的宗旨说了个清清楚楚: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小序的意思是,天下人无论贵贱贤愚,没有人不珍惜生命的(从好的一面说是“珍惜生命”,从坏的一面说是“惜命怕死”),这很想不开呀。所以我写了这三首诗,前两首极力陈述“形”和“影”的痛苦,最后一首让“神”以“自然”的人生态度来化解“形”与“影”的痛苦。喜欢研究人生的人们,也许会认同我这份心思吧。

  从小序看,渊明认为“形”“影”都是苦的,因为它们都“惜生”。说“形”(肉体,物质生活)“惜生”好理解,为什么说“影”(名声)也是“惜生”呢?因为追求长生是人与生俱来的生命本能,所以自古就有很多人试图通过吐纳、练气、服药、求仙达到长生甚至永生。后来有些人慢慢看明白了,长生是不可能的,但追求长生又是人的生命本能,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变相的追求长生。他们不追求肉体的永存,而追求美名永传、精神不朽。这也就是古人说的“千载之下,凛凛有生气”,也就是臧克家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也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而渊明自己,也有这种人亡而名在的体会,就如他《咏荆轲》中说的那样:“斯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渊明这三首诗,是用认为追求美名高于物质享乐,而顺应自然又高于追求美名。您说这个道理深么?这个思想在当时还是有很独到的见解的,但在今天的人看来,一点也不深奥,甚至是老生常谈了。但就算我们知道是老生常谈,这三首诗读起来还是挺有意思,正如明代黄文焕说的:  诗心之妙,在三首互换,腐理恒谈,顿成幽奥。(《陶诗析义》)

  可见渊明此诗,除了人生哲理外,其寓言、破立的手法也是用得很巧妙的。

上一篇:解读陶渊明奇诗《形影神赠答》下一篇:为何后世那么多文人追捧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