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童话游戏精神(3)

2018-07-21童话

  在中国,游戏的传统可谓渊远流长,但对游戏精神的系统反思和研究却相对比较晚。虽然早期的学者也曾经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过游戏精神,如:孔子的“成于乐”“游于艺”等,但是这些游戏理论大部分都只注重修身养性,且多滞留在生理、心理层面上,未作深入系统的研究。直到现在,游戏精神才被学术界重视起来,著名学者黄进认为,游戏的本质是一种“既自由又愉快”的活动,而物我两忘则是游戏的最高境界,如果说严肃代表一种外在于人的强制,那么游戏则展现了一种彻底的怀疑和超越的精神。[6]她提倡以儿童为本,这就意味着儿童要摆脱依附和工具的地位,他们的价值不存在于未来,不存在于他人,不存在于某个社会制度,他们的存在有当下的价值,可以而且应当按他们自己喜欢的那样生活。

  二、郑渊洁的游戏精神

  游戏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尽管我们不断强调寓教于乐,但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哌只是将目光投注到训诫与讽喻上,强调对儿童要来加管束,固守培养正统的‘好孩子’、‘模范儿童’的教育思路,忽视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不能满足儿童生命多方面的需求。”实际上,在儿童那里,儿童文学的接受首先是在游戏的快乐中实现的。高尔基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一本正经地给孩子讲述儿歌和童话,孩子未必感兴趣,他们需要有趣的东西,这就要求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应创造一种游戏的情境,并且孩子也并不一定去理解,而只是感受一种游戏的快乐,让孩子在有意无意、似懂非懂中获得儿童文化的熏陶” [7],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授予。这便也是儿童文学中所说的那种“游戏精神”。

  郑渊洁作为童话的代表作家,其童话的游戏精神正是对传统童话的一次颠覆。“十二生肖”系列童话以夸张、变形的手法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传统的童话观极力强调要反映“光明面”,以“正面教育”为主,把一个复杂的现实社会描绘得美妙绝伦,而地社会的丑恶却一点也不知道。殊不知这种温室里培养出的只能是儿童极易接受成人世界负面的影响,如果一味苦苦遮掩,回避丑恶,不仅达不到正面教育的效果,甚至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郑渊洁则是对这种传统童话观的“背叛”。

上一篇:郑渊洁短篇童话下一篇:寂寞空庭春欲晚小说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