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基本特点(7)

2018-07-16余秋雨

六、滔滔不绝议论夹抒情的叙述模式

  在散文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的手法很正常,也很必要。许多散文大师都有妙用议论和抒情的佳作,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杨朔的《荔枝蜜》,秦牧的《土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而余秋雨散文中的叙述很独特,叙述中夹着议论,议论中又不泛抒情,知性与感性揉和在一起,且篇幅很大,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了余氐散文的重要特点。

  在《道士塔》中,叙述了王道士将珍贵的敦煌文物廉价地卖给外国传教士后,作者感叹不已,“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在《流放者的土地》里,他赞叹苦难中的友谊,“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其它那些著名的友谊佳话,外部雕饰太多了。”

  在《苏东坡突围》里,他用诗化的语言倾泻对大师的同情及对小人的憎恶,“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缰绳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有中国特色成了罪恶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有人嘲笑余这段文字太矫情,做作。我认为是余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他父亲在文革中被整十年,叔叔在文革中因喜爱红楼梦被批判而自杀。自己也受到小人的告密被审查,他在多处文字中对小人痛加批驳,由自己的经历联想到苏东坡的人生磨难而发感叹,甚至有些夸张,但这是他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至于比喻是否形象准确,是否为读者接受,那是另一回事。

  在《柳候祠》中作用一段诗化的语言为中国的文人作了全方位的评介“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它们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与殿阙对峙,与史官抗争,这普X皇土留下一脉异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华夏文明,才不至全然黯暗。朝庭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这段文字哪是叙述,哪是议论,哪是抒情,如果用作高考题目,还真的有难度,这就是典型的余秋雨话语模式。

  余秋雨的许多评论富有哲理,而且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雕饰,“理性的启蒙,良知的传递,文明的呼吁,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这类恐怕的灾难”,表达了对纳粹行为及思想的警醒,也包括对中国文革中的狂枉与愚昧的反思。“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成,以功业找友情则友情亡。”肯定人的情感是生存立命的基础。“人类伟大而又无奈。只要时时仰望太空,面对旷野,就会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两个字:善和美。”呼唤真善美是人类走向文明永久的课题。

  余的过多的议论夹抒情使文章显得啰嗦,有些地方也有娇情做作。《莫记窟》一共有四段,第二段用主要篇幅写敦煌壁画的历史与特色,从汉到元,看似夹叙夹议,实是议论为主,文字华丽内容空泛,游离于文章之外。还有不少地方余的议论给人一居高临下的感觉,显示作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解、无所不感的智者和导师地位,这也许与余先生的经历有关,教授学者,常常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也自然地流露在文章中。但正如余自己所说,在文章中作者与读者是平等的,是心的交流,爱的传递,对读者说教那怕是对的,读者也不会买账。

上一篇:余秋雨散文好词好句下一篇:余秋雨散文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