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学反思

2020-05-11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均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均分》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把学生实际生活中听说过的见到的平均分现象展示给学生看,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在学生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这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低年级学生具体思维为主,本教学设计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富有浓郁气息的练习,既巩固除法的认识又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以摆一摆、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等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

  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习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创设了二年级的小朋友准备去科技园,分糖、分果冻、分橘子、分矿泉水等情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分糖时应该返回头来让学生回到不是平均分的分法,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二、联系生活,操作实践

  数学来源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从新课导入到最后练习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觉得数学有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我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并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经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并在交流、展示、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平均分》教学反思2

  认识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五个环节的内容: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学习平均分;

  (三)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五)课堂总结,拓展平均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的去老师家做客—分苹果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三种分苹果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苹果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引出份两份同样多,通过教师的板演圈一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份数,每份的个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2、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让学生回到不是平均分的分法,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圆片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课的始终,让学生利用圆形纸片、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2个汤圆平均分到4个碗里,你会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数量是同样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分法。

  5、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汇报的过程。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个别问题提出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使得学生的回答、操作不是我所希望的,显得自己有点措手不及。

  2、练习题的最后一题处理的有些快,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看明白图的意思,再圈,就更好了。

  3、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有关“平均分”的事例,学生找的都很好,只是表述不是很清楚,教师应抓住动态的生成资源,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平均分”为什么不是。

  4、拓展演练,平均分45块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可以留做课下作业。

  这节课的设计,没有现代教学设备,有的只是学生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了平均分的分法,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新知,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平均分》教学反思3

  【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认识平均分。

  师:今天,猴妈妈上山才回来6只桃子。她说:“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子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

  师:请大家拿出6根小棒代替6个桃子来分一分。如果你分好了,那么请你再想想还可以怎样分?看谁想出的分法最多了!

  (给学生一定时间分,师巡视指导)

  交流:(指名回答)请你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有谁想出来还可以怎样分?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种分法啊,真棒!小猴子们也想出了几种分法呢!

  (课件出示第一种分法)

  师:第一只小猴是这样分的,谁来说说它是怎么分的?

  (下同)

  师:如果要把这6个小桃分给小猴子们,你感觉那种分法比较好呢?

  评价:是啊,我们都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拿到的桃就一样多了,一定会感到很公平很高兴。

  指出: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及定义)

  师:请你自己轻声读一下这句话。再读一遍,并且找一找,你认为那些词比较关键? 提问:怎样的分法才叫平均分呢?(指不是平均分的分法)这是平均分吗?

  谈话:看来大家都明白了什么叫平均分,(出示“想想做做”)这个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二、 尝试平均分

  谈话:刚才猴爸爸看到小朋友们表现得那么积极,他也来凑热闹了。猴爸爸说:“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我这里还有2个桃,现在送给你们了。”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有几个桃啦?

  师:大家都明白了分东西要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这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课件出示8个桃)

  摆一摆:小朋友拿出8根小棒代替8个桃子,请你把它们平均分一下。分好的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其他不同的平均分分法吗?

  说一说:小朋友们分得真快啊!那你能照着屏幕上的这句话,说说你事怎么分的吗?(指名说)

  师:挑一种你最喜欢的分法,照着这句话跟你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课件出示分法)

  师:小猴子们也想出了这三种分法,谁来说说这只小猴是怎样分的?

  提问:为什么这三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问:这8个桃,每只小猴分2(3、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

  小结:从小朋友们分得的结果看,把8个桃平均分有3中不同的分法,但不管分成几份,只要每份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

  一、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

  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个个洗耳恭听,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从而积极涌跃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从故事中总结出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教师并强调份数和每份数的区别。

  二、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让学生动手分小棒,由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为以后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

  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平均分”的意识。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整堂课中,结合“平均分”知识的学习,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沟通“平均分”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平均分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我觉得汤老师这节课略有不足:紧密联系生活还不够。还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或身边的事物中,去寻找“平均分”的现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相象,说出了更多、更有趣的、身边的“平均分”的现象,这样会使学生的“平均分”意识潜移默化的得到培养。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案例与反思

  片断一:

  出示图片:

  苹果ooo

  梨 △△△△△△

  师: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1:苹果比梨少几个?

  生2:苹果和梨一共有几个?

  生3: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这是教学的导入环节,虽然没有复杂的情景和繁琐的语言引导,但学生能从图中充分挖掘出数学信息。 由此可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知识水平。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的提问还是多样化的。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我们不能只为解决某个问题(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而忽略了其他问题的存在,毕竟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应该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有效的问题。 片断二:

  师:谁能解决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生l: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

  生2:苹果3个,梨6个,6÷3=2,所以是2倍。

  师:都同意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吗?谁能来摆一摆图片,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

  苹果ooo

  梨 △△△△△△

  师:为什么要摆成3个一堆?

  生:苹果有3个。把3个苹果看成一份,梨就有这样的2份,6里面有2个3。

  选择摆一摆图片或画一画图形的方式.将抽象的语言通过具体的作图来解决问题,比较符合小学生思维具体性的特点,操作简单且便于理解。再经过观察、分析、交流之后,学生能清楚地知道梨的个数是苹

  果的2倍,不但理解了其中的含义,也初步掌握了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几点反思

  一、找准教学起点

  教学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是建立在学生对“倍”的概念和除法意义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习了“倍”的认识以后,学生对“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较为清楚。本节课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通过这种转化的方法沟通新旧知识之问的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这样的学情,要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采取有效的措施沟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正是以这样的起点作支撑,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从直观形象人手,在简单的图片信息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同题,不仅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还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因此,只有认真分析教材,找准教学的起点,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教学活动紧凑严密,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二、丰富提问形式: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更应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简单的问题情景,学生一眼就能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那么提问的形式自然可以直截了当一些,如“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而如果是较为复杂的情景图或是只用语言表述的问题,需要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再进行解答时,教师就应适当地引导,如“你能从图中或这句话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应知道哪些条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等等。

  提问形式展现了教学的艺术特色,对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两个类似的环节解决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后,提问:“两个问题都是求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为什么第一个问题是2倍.第二个问题是3倍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两个问题的比较,不但对前面知识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一个提问的细节,无意中也能折射出教学的深度。

上一篇:认识钟表单元教学反思下一篇:音乐美丽的动物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