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与面积》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与反思

2018-08-29教学反思

  【场景一】:

  师:老师手里有一根铁丝,看看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围成一个长方形。

  师:这根铁丝长24厘米,如果给你,打算怎么围?可以围出几个形状的长方形?

  生:先围一半。

  师:(将铁丝对折),举着问:这是什么?

  生:一条长加一条宽。

  师:继续折,折好长方形的两条长与一条宽,再怎么折?(生示意他再将长的一条边折过去,正好是一个长方形。

  (师继续演示,又得到了一个长方形)师问:这些形状不同的长方形,面积会怎样?

  生1:它们的周长一样,面积不一样大。

  生2:面积应该是一样大的。

  生3:不管怎么围,周长一样,面积也相等。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板书"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也相等。"

  这仅仅只是我们的猜想,究竟对不对?想办法验证才行,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在小组里说说。

【反思】:这是新课的引入,很朴实。但细细品味,就不那样简单。从老师手里的铁丝,思考围长方形的多种可能性,从而引发学生猜想"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会怎么样?"老师提供有效"刺激物",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智慧的开端。

【场景二】:

  师:现在请大家来交流一下,你在方格纸上怎么画的长方形?

  生1:我画了三个长方形,长与宽分别是10厘米和2厘米,8厘米和4厘米,7厘米与5厘米(出示图画)。我得到的结论是: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相等。

  师:(板书长与宽的长度)看这位同学画的长方形,与我们围的长方形一样吗?周长符合什么条件?

  生2:周长是24厘米。

  师:通过验证,刚才的结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也相等"是错的。板书(×)

  我还发现刚才验证时,很多同学出了问题。验证不出来,有谁知道?

  生3(不解地):我画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8和2,还有6和5,所以做不出来。

  师:他所画的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样?(不相等,不是24)

  生4:我画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都是24平方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有了猜想,怎么来验证呢?

  生5:先要看长方形的周长是不是24厘米。

  师:对,先画两个长方形,周长24厘米,再通过计算判断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那么,有的同学画2个,有的画3个,是不是越多越好,你们认为画几个?

  生6:我认为画两个就可以了。

  师:对,只要举个反例就行,不必再画3个、4个、5个。

上一篇:沪教版《A snack bar》教学反思下一篇:闽教版五下Unit7《Jobs》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