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

2019-10-22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学习目标:能够通过一些思维训练,初步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学习步骤:

  一、创设情境:学生上台画常州“新世纪商城”的标志图(也可以教师出示)。

  师问:这幅标志图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越多越好。

  二、学生讨论图标含义,由此导入新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思考:文章向我们提出了哪几个问题?

  (1、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求呢?)

  (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四、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讨论上述问题。

  五、创设情境:进行思维训练。

  1、说一说:

  请学生看两个图形:圆形和三角形。

  要求;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示例:“看到圆,我就想到了太阳;看到三角形,我就想到了冰淇淋;圆与三角形的结合,使我想到了如果太阳一出来,冰淇淋就化了。”

  2、想一想:

  10—1=?

  (要求说出理由)

  3、做一做:

  3个回形针,一张卡通纸,可以做什么?

  六、集体朗读最后一小节,。总结:怎样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七、课后学习:完成练习册。

第五课时:

  《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文的学习,能说出宇宙的物质组成及特征,培养探索宇宙奥秘、热爱

  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2、能理清课文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

  3、能了解说明文中多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并能在写作中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课前学习:让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宇宙的资料。

  学习步骤:

  一、根据搜集的资料,学生课上畅谈自己所知道的、所想象的宇宙。

  二、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宇宙的音像资料。教师总结:宇宙深邃而又辽阔,

  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在闪烁的星星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来解读宇宙的秘密吧!

  三、整体感知课文。创设问题情境。

  1、宇宙里有些什么?

  2、无数颗恒星怎样分布在辽阔的宇宙空间,这说明了什么?

  3、恒星在宇宙中都处于什么状态呢?

  三、创新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文由近及远介绍了宇宙里有些什么,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按由远及近的顺

  序对课文进行简要地说明。

  四、品读本文的语言。可联系探究练习三。

  五、品味阅读,在美的熏陶中升华感情。

  回忆巴金的《繁星》,朗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说说学习本文,你感受

  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六、拓展延伸,培养创造性思维。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今天

  人们已经在关心地球以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请你模仿课文的某些写法,以“其他

  星球中有生命存在吗”为题,写一段话阐述这一观点。

  七、课后学习:阅读卞毓麟等著的《不知道的世界》。

第六课时:

  《梦溪笔谈》二则(一)

  学习目标:1、能熟练朗读课文。

  2.能对照页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两篇文章。

  课前学习:读准字音,初步疏通文意。

  学习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伟人光辉的身影,其中就有北宋时期著

  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他撰写了一本标志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

  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其中的两篇代表作品。

  二.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三.在此基础上,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评选朗读优胜小组。

  评选标准:1、能读准字音

  2.朗读熟练

  3.停顿自然

  四.学生活动:利用页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录。

  五.小小组合作,解决在疏通文章时遇到的困惑,如小小组不能解决,可由师生

  共同讨论解答。

  六.再读课文,尝试背诵。

  八、课后学习:

  a)能正确解释文中重要的字词。

  b)熟练背诵全文。

  c)积累有关我国古代科学、艺术等成就的材料,准备课上交流。

第七课时:

  《梦溪笔谈》二则(二)

  学习目标:1、能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小组表演,丰富课文内容。

  2.课上交流收集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艺术成就的材料。

  学习步骤:

  一.检查上堂课学习效果。

  二.《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

  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

  学生讨论:你还能想到生物防治方面的其它例子吗?

  三.揣摩人物心理,展开丰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

  表演情节:匠师密派其妻问塔动之因。

  四.小组表演,师生共同点评。

  四.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卓越,在世界史都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学生交流收集的展现我国古代科学、艺术等方面成就的材料。(可以不拘形式)

  九、课后学习:

  整理交流的资料。出一期以此为专题的黑板报。

第八课时: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

  学习目标:

  1、能熟练背诵全文。

  2.会理解文章大意。

  3.掌握文中介绍的学习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实

  践中去。

  课前学习:

  1、了解孔子生平。

  2.读准字音。

  学习步骤:

  一.学生利用收集的信息,介绍孔子其人及《论语》其书。

  二.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自然。

  三.学生自己利用页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不懂之处作好记号,小组合作解疑。

  四.《论语》八则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请学生任选一条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能谈谈除此之外古人谈学习的成语和名言警句。

  六.课后学习:

  积累文中的成语和名言警句。第九、十、十一课时:

  写作

  学习目标:能写简单的说明文

  写作(一)

  一.任选一个熟悉的事物进行口头说明。

  如:校园、教室、自己的卧室或书房、动物等。

  二.师生共同点评(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点评)。

  1.说明的顺序是否清晰

  2.说明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

  3.说明的对象其特征是否明显

  二.教师出示两篇说明同一事物的例文(一优一劣)。

  学生根据上述条件再展开评论。从而理清说明文写作要领。

  写作(二)

  一.教师出示写作题目和写作要求。

  1.简单说明一件小制作:尽量用比喻说出这个小制作的结构和特点。

  2.简单说明一件小工艺品。

  二.学生写作。

  三.学生自己修改文章。

  写作(三)

  一.教师出示评分标准。

  二.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互改、评议、打分。并推荐小组内优秀作品。

  三.优秀作品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打分。

  三.课后继续修改。

  第十二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新闻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途径获取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活动前的准备:

  1.教师介绍新闻的有关知识,新闻发布会的有关情况。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

  2.学生收集国内最新的科技成果。

  3.做一次小实验。

  4.如有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可以整理成文。

  5.分工模拟会议主持人、专家、发布人、记者和听众。

  三.活动过程:

  1.小组筛选

  在各自分头准备后,各小组先作交流,而后推选出两人到发布会展示。

  要求发布人写好新闻稿。

  2.发布新闻

  各发布人介绍科技信息,或发明人讲解、演示自己的成果。其间,记

  者、其他听众可提问,发布人简要作答。

  3.“专家”评价

  请与会“专家”就本次科技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价值、意义作出评价,或者就其中某些成果的开发利用前景作出预测。

第十三课时:

  《狼》(一)

  学习目标:能引导学生辨正地看待事物。

  课前学习:收集一些关于狼的词语、成语、谚语,谈谈有关狼的故事。

  学习步骤:

  一.学生交流讨论有关狼的词语、成语、谚语。

  二.由此总结: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狼的形象代表了什么?

  (贪婪、凶残、狡猾)

  三.阅读蒲松龄的《狼》。看到狼贪婪、凶残、狡猾的一面。

  四.讨论:狼的形象是否仅限于此?

  五.阅读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狼善良、智慧的一面。

  六.学生讲述有关狼的故事。客观的评价狼,深入的认识狼。同时教师也可讲

  述几则有关狼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十四课时:

  《狼》(二)

  一、收集有关狼的资料,在课堂上展开一次辩论会。

  辩题:是猎杀还是保护?

  二、课后作业: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狼”的小论文。

  题目示例:

  1.从成语等材料看对狼的认识的差异

  2.谈谈狼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关系

上一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下一篇:九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