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五年级《琥珀》的教学设计(2)

2018-07-31教学设计

  D.写作特点:丰富合理的想象 生动准确的说明

  E.结果怎么样?(10段)

  苍蝇 ——乐极生悲 蜘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所以作者说“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3.松脂球怎样变成化石

  (1)一对敌对的小虫包进了松脂球以后,小虫的活动停止了,但自然环境还在继续变化。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

  (2)默读第12、13、14自然段,思考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在学生默读思考后,指名说说。老师随机板书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

  地壳变动 埋在海底 时间漫长

  3.学生自由有感情地读这部分内容。

  4.总结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它形成必备的条件,同学们根据板书,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填空)

  琥珀形成的两个阶段是:由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琥珀。这个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天气热,松树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形成松脂球;地壳变动,松脂球长时间埋在海沙下面,变成化石。

  5.小结

  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就是琥珀,于是就有了这节课开头老师讲的故事。作者由一块稀世珍宝琥珀,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采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推测并再现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真实与想象相结合,使文章具有神奇色彩。  (三)我的视角,引发思考

  1.冬冬:我认为这篇课文的题目改成“奇异的琥珀”更好。你觉得这块琥珀奇异在哪儿呢?

  2.丁丁:快乐的小苍蝇被松脂淹没了,我为她惋惜;但我又想,她被封在这块琥珀里,获得了永恒。  3.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拓展练习,激发想象。

  1.出示“柏抱槐”图片,学生欣赏。

  2.拓展练习

  我们以前学习过《黄河象》这篇课文,科学家根据黄河骨骼化石的样子,推测出它失足落水时的情景。《琥珀》这篇课文,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出它形成的过程。我们也当一次科学家,推测一下柏抱槐的原因,要做到想象合理。课后练习写出一篇像课文一样的科学小品文。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琥珀的资料。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图片集视频资料。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走进青春》教学设计下一篇:人教版四年级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