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级语文《观察的范围》标准优秀教学设计(10)

2018-08-27教学设计

四、拓展知识,开发思维。

  1、有一天,猫追赶着小老鼠,到一堵残墙前,小老鼠躲在残墙的后面活动,又怕猫看到,请你们在纸上画出小老鼠可以安全活动的区域。

  (1)学生独立画一画。

  (2)请学生说说画法。

  师:假如猫想扩大它观察范围,猫该怎么办?

  2、介绍日食。

  (1)播放视频《日食的形成》

  师:看了前面视频。你们知道日食是怎么形成的吗?(月球挡住了太阳)

  师:据科学家测算太阳是月球的6370万倍。小小的月球是怎么挡住太阳的呢?

  (月球离地球近,离太阳远。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影响了人们的观察范围。)

  3、同学们,通过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和“日食”对你们今后的做人做事有启示吗?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思考。

教学反思

  《观察的范围》这节课设计的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从一则谜语引入,让学生感受观察点与障碍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观察范围的变化。 其次,我设计了孩子喜欢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情境,猫在不同的观察点看到不同的观察范围。让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猜一猜、试一试、画一画环节,从中证明:站得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在这个学习过程我引导学生认识观察点、障碍点、观察范围。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经历了观察、画视线、合作研究、说理辨析等活动。之后,我又创设了变化的楼层、有趣的影子两个情境,使学生体会影响观察范围大小的两个因素:观察点、障碍点。这一过程我是通过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学习的。最后我又回到猫和老鼠的故事,并在给学生区分两个障碍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引发思考:如果猫想扩大它的观察范围应该怎么办?给学生提供了更开放的思维空间。还简单介绍了日食的形成,并让学生用现有的知识解释日食的成因,让他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有了更广阔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整个环节学习主动,学习气氛浓厚。

  “通过今天学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和‘日食’对你今后的做人做事有启示吗?”本节课我以这句问话结束,也以这句问话开始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促进他们心理和性格的成长。

  这节课我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营造一个没有压力,没有权威的课堂氛围,学生轻松愉快的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取了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灵活性,它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上一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下一篇:《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