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德绑架优秀作文(5)

2018-08-03道德

  篇五:让网络舆论远离道德绑架

  9月3日,人们在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同时,也纷纷通过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然而就在当天,台湾艺人范玮琪在其微博发布了一张孩子的照片,引来许多网民的强烈不满,评论其“不发阅兵的照片,不爱国”,迫使范玮琪道歉并删除微博。同样被

  指责的还有大陆艺人赵薇,只因阅兵当天没有在微博上发表任何言论,也被扣上了“不爱国”的帽子。两位名人遭遇的情况不禁让人感叹网络舆论中“道德绑架”的可怕。

爱国与否,不能以言论判断

  在不触犯法律、有损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发表言论是每个公民的自由。范玮琪作为一位母亲疼爱孩子是天性所致,在微博抒发一下自己爱子之情,并没有有损国家利益,更何况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何来不爱国之说?若照此来说,只要阅兵当天在微博、朋友圈发布任何与阅兵无关的内容,都可以算是不爱国的表现了。

  同样,不发表言论,也不代表其不爱国,爱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源于对家园的留恋、对国土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这种情感是一个人为保卫或建设他的祖国做出贡献的内在动力。赵薇除了是一名出色的演员,还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而且从1999年起,赵薇就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多次资助贫困小学、为受难灾区资捐款,只因没发一条微博,就说她不爱国,未免有失公允。

  反之,不是仅仅发布一条爱国言论就算得上爱国,有的人表面上说着爱国,实际上却做着危害国家利益的事情,这种人抗战时期有,建国初期有,现在也有,这种虚假的“爱国言行”才是最为可耻的。

评判道德,需要理性对待

  范玮琪和赵薇的遭遇无非是受到了偏激的网络舆论的“道德绑架”。说到道德绑架,不禁又让人想起半个多月前网民逼迫内地首富马云为天津灾区捐款的事情,究竟为何会发生道德绑架的事件呢?

  所谓的“道德绑架”,是在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一旦别人没有达到所谓的“道德标准”,就会被冠以“缺德”的恶名。那些“逼捐”和“逼爱国”的道德绑架者曲解了道德和爱国的本质,将自己臆想的道德准则强加在别人身上,别人达不到便施压、指责,甚至谩骂。

  虽然范玮琪、赵薇和马云都是名人,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相对较高,但他们本质上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公民,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圣人,他们所得到的财富和美誉是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被社会认可的,但他们未必在任何方面都要做到身先士卒。

  当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时候,需要公平的对待,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感性,不要拿着圣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不能用美德的标准去求全每个人的品德,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以某种偏激的观点对他人横加指责。

欲判他人,应先三省吾身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中言:“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也。”许多人喜欢用道德捆绑他人,却忽略了自身的道德修养,这种行为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奉劝那些道德绑架者在开口指责他人言行之前,先反省一下自身,若自己的言行都不符合道德标准,如何能够以德服人?

  其实宽容包容本身也是一种美德。我国自古以来都主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网络时代我们也应该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宽容友善地对待他人,这才是真正爱国的表现。但愿日后网络上能够多一些以德感人的事迹,少一些道德绑架的现象,让更多人以平和的心态散播出他们的正能量。

上一篇:做个有道德的人优秀作文6篇下一篇:关于抓住机会的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