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60周年校庆征文(2)

2020-12-30良心

  母校校庆征文篇三:

  从宁波高专到现在的宁波工程学院,这所学校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栉风沐雨,岁月如歌;三十年辛勤耕耘,薪火相传。人过三十而立,发展至今的学校也一样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今年5月11日宁波工程学院将举办三十周年校庆活动,邀请校友们能够抽空回去走走、看看。

  说起在校园的时光,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回忆,或许是一位老师、一位同学会让你记挂一辈子。这次我们也请了几位校友,请他们谈谈当初那段岁月。

  孙连芳96级经管系会计专业,曾支教贵州11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现为鄞州龙观镇中心学校英语老师。

  我跟室友之间的关系特别好,记得那时我们的寝室号是110,一个房间4个人,当时女生寝室比较少,所以我们寝室还加了一张床,有5个女孩一起住。当时在宁高专读书的还是以宁波本地人为主,室友来自余姚、慈溪、北仑等地,所以毕业后至今都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年里总会聚个几次,出去活动,大家仍以“110”为代号相互称呼。只是谈的话题从当初的学业、感情到了现在的孩子教育。

  那时室友都来自农村,星期天都需要回家帮忙干点农活。印象中每逢星期天返校的下午,尽管各自条件都一般,但大家都会从家里带一些最好吃的、拿得出手的菜过来,所以那天的晚饭永远是一周当中最丰盛的一顿。天气冷的时候,这些菜都能吃上一个星期。

  因为住在一楼,对门就是宿管阿姨的值班室,关系处得相当好,有时一些好吃的也会与她分享,她呢总是会摸摸我们的头说,你们这些小家伙。不过尽管如此,每次寝室卫生检查时,该扣的分照样扣,去阿姨那里带点零食说情效果不大的,好铁面无私。

  对了,那时流行溜旱冰,学校附近有一处地方3块钱能玩几个小时,我们5个人总是成群结队集体出发,想起来真是有趣。几年下来居然没一个人谈恋爱的。

  现在我跟学校里的很多老师还保持着联系,比如朱美燕老师,我把他们当做是自己的长辈,碰到一些问题还会时不时向他们请教。

  相比社会上结交的朋友,你会发现跟她们之间都只是纯粹的感情,可以相互诉说烦恼和幸福,与任何利益无关。

  夏永高98级化工工艺专业,现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的开发研究。

  我是2001年毕业的,让我谈呀一时还真说不上来。

  印象比较深的是我的班主任,教化学的胡爱珠老师,她对我挺关心的。当时我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为了补贴家用,赚一些生活费,我试着找过一些兼职,都不是太理想。后来胡老师帮我留心介绍了一份家教的工作,去现在的江厦桥那边,教的是数学。

  还有一位教机械制图的郑老师,她在教学上管得特严,考试好多同学都不能过,我也每次好担心,现在想来她也是为了让我们多学一点。

  当时我最好的朋友是同寝室的丁振,现在好久没有联系上了,希望能取得联系。

  於碧娜04级日语专业,毕业后与同学合伙创办了唐元汉语对外汉语学校,专门教外国人学中文,是2011年宁波市十佳大学生创业新秀之一。

  我也说说我的室友吧,她叫杨婷婷,咱们同班,对我特别好。她会囤积比较多的零食,晚上我说饿了,她会把自己的泡面贡献出来,帮我泡上,她知道我不喜欢喝汤,所以总是自己把汤喝了,把面给我吃,笑笑说精华都在汤里呢。

  我个子比较高,经常坐教室的最后面,她坐前排,冬天了我手脚冰凉,下课了她会跑到后排来,帮我涂点护手霜,搓搓我的手说这样就会暖和一些,让我好感动。

  毕业后,自己创业,号码也换了,失去了对方的联系方式,但那种感情是特别难忘的。我知道她回象山了,很可惜无法获得她的消息,应该已经结婚有小孩了吧。

  另外,我们学校虽然小是小了点,但因为在市区,生活特别方便。毕业前我跟一位学姐一起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承接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办了一个托管班,都是很调皮的孩子闹哄哄一群。我俩忙不过来时,我的同学都会像个孩子王一样来帮我们带他们,个个都跟保姆似的。

【母校60周年校庆征文】相关文章:

1.校庆小学征文

2.我爱母校征文

3.小学校庆征文6篇

4.小学校庆征文4篇

5.周年校庆的征文3篇

6.关于校庆的征文4篇

7.小学10周年校庆征文

8.小学的百年校庆征文

上一篇:我爱我家征文下一篇:我爱家乡征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