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2020-12-30熟悉的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

  教学

教学过程:

  一、把握整体,创设情境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生引答:父与子)【板书课题】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一切都失去了他往日的模样。(出示影音)

  旁白:你们看,在地震中楼房倒塌,成了瓦砾堆,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加入救援的队伍。一双双手,一把把铁锹,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加入了到这场与死神的竞赛中。然而,救出每一个人都显得那样艰难。

  二、直奔主题,整体感知

  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父亲执着地挖了38个小时,他7岁的儿子竟顽强支撑了38个小时。课文中早已对他们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们是一对――(生答: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了不起】

  2、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了不起?动笔划出来,还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做些批注。(学生读划写)

  3、学生交流

  过渡: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位父亲如此伟大,如此――,如此――(生自由答)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出示文字)

  三、品读语句,以读代讲

  1、现在你们会怎样读这些句子?你会抓住哪些字眼来读出父亲的了不起?大家在小组里读一读。(分小组朗读)

  2、交流品读

  你来读,你为什么会这么读?【结合回答板书:挖 动作 外貌 细节】

  ★时间词:文中为什么不厌其烦的把这些时间词写出来?(看出时间长,父亲支持了这么久很疲劳,看出不容易困难很大……)36小时,这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父亲就这样不停地挖啊挖啊。这是一个多么坚韧不拔的父亲。我们一起来朗诵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灰尘,血丝,衣服,血迹……

  ★孤军奋战的父亲没有任何工具,仅凭他的一双手,一双血肉模糊的手不停地挖呀挖呀,这里饱含着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我们一起来读,记住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生齐读)

  3、挖了这么久这么艰难,父亲为什么没有放弃?因为(生齐答)(出示文字)

  【板书:无论…总…】

  4、这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话。这是一个约定,这是一个承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爱。这位慈爱的父亲曾经在什么情况下说过这句话?(学生简答)

  5、现在,在一片废墟前,父亲也是凭借着这句话(指,生齐读)执着地挖掘。在这片废墟上,他曾经听到其他父母的痛哭和呼喊(生接读);他曾经听到好心人的劝慰(生接读);曾经听到消防队长的告诫(生接读);曾经听到警察的规劝(生接读)。面对这一切的不理解,面对身心的巨大伤痛,父亲停止了吗?(生:没有)为了和儿子在一起,父亲都克服了哪些困难?你能不能用“不论……总……”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6、无论发生了什么,父亲只有一个念头――(生自由答)

  这个信念支撑起了父亲了不起的形象。(配乐)假如他就是你的父亲,面对废墟他曾经绝望过,但对你不离不弃的爱让他变得坚强伟岸……(生齐读)

  7、也许正是这份深沉的父爱创造了奇迹,挖到了第38小时……(师生同读,学生只接儿子的语言部分)

  8、父亲挖了38小时,年仅7岁的阿曼达就在黑暗中(等)了38小时。【板书等】当父亲找到他时,儿子的话让我们由衷地钦佩,你会怎样赞赏他?(出示投影填空)(学生发言,解释自己所填的内容)你还会怎么表扬他?(学生发言,解释自己所填的内容)【相机板书,语言】

  过渡:身处险境时的勇气和镇定,安全出口前的无私无畏都来自――来自“――”(出示投影)的坚定信念。(引答,简单解释)

  9、引读:当父亲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快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让他充满力量……(出示投影);当儿子饱受煎熬难以支撑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出示投影)。

  小结: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个人的心。从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出示投影)这的确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镜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学生齐读)

  三、拓展阅读,指导写法

  我们虽不曾有过这样轰轰烈烈的经历,但浸润在平凡生活中的爱,依然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挖掘挖掘那份生活中那份深沉的父母之爱吧!学完了课文你会怎样表达这种情感,你会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表达呢?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动作

  父亲 挖 外貌

  了不起 无论…总…细节

  儿子 等 语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以读代讲、读中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质疑、合作探疑、交流解疑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之情,也许,我们并不怎么在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这种平凡、朴实、无私的父爱在我们的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你能想象到它会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力量?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吗?今天,我们来学习22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

  2、自读理文

  请同学们带着预习中的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把课文快速地读一遍。

  3、小组合作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①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变成问题考考别人。

  ②把自己不懂的和其他同学讨论一下,共同解答。

  ③在合作中又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4、交流解疑

  为了充分展示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成果,我们举行个男女对抗赛,看看哪一组提的问题多而且有价值,能难到对方?哪一组能迎难而上,对课文理解深刻,回答准确到位?我们给优胜组授予“智多星”称号。

  (学生交流探讨)

  相机组织辩论: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

  随机板书:两眼直直只有一个念头挖了38个小时

  小结:他失常,但失常的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书:爱)

二、读中悟情,以读促解,突出重点

  1、看看文中有多少个感叹号?集中在哪儿?

  2、这些感叹号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指导朗读重点句段)幻灯片依次出示

  ①“他感到眼前……走去。”

  ②“是儿子的声音!……我的儿子!”

  ③“是我,是爸爸!……和我在一起!”

  ④“一个安全的出口……阿曼达!”

三、以文激情,开放课堂,升华情感

  1、从大家的朗读声中,我感觉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深深的感动了。感动了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告诉老师,你想到了什么?

  2、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来表达一下你对父母的崇敬、爱戴!

四、课后作业

  在以下的几个形式中选择一个做一做,体会父母的辛劳和对自己的关爱。

  1、和爸爸妈妈的目光对视一分钟,你看到了什么?

  2、细细地观察爸爸妈妈的背影,你想到了什么?

  3、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你体会的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略)

上一篇: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