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2)

2020-12-30微笑

  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篇2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地震》,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地震》选自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的第三课。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火山成因的基础上,借助对地震成因的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

  接下来说一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知道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通过实验来解决。

  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与态度: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体会到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知道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四、说教学难点:

  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体会到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五、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毛巾、木棒、课件等

  学生准备:毛巾、木棒。

  接下来我谈谈我对本课教法、学法应用的认识。

六、说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内部构造及火山成因的基础上,学生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自主设计实验,由此推断地震成因。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实验材料,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法:教师讲解并补充学习材料;

  课件展示法:用视频形象的展示地震;学生可以形象的感知地震这种自然灾害。

  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对地震进行合理的假设;课标中提出了引导学生猜想的重要性。

  动手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地震成因的认识;

  本课继续运用“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我安排的教学过程有四部分:

七、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同学们一定都了解一些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课件展示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交流这两次地震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本环节安排五个小环节。

  1、引导学生推断地震的成因

  谈话:研究地震首先要研究地震的成因。同学们知道地震时,大地会剧烈地震动,这说明地下也有很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怎么产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小实验。

  讲解:第一个实验: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实验、观察。汇报实验结果。

  经过挤压的毛巾,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地下岩层很像毛巾,也是一层层的,假如地下岩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你推断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讨论、汇报。

  第二个实验: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学生实验、汇报。

  地下的岩层受到的挤压力越来越大时,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岩层会被挤压断会带来什么结果?学生讨论、汇报。

  2、指导学生认识地震的成因

  讲解:(出示地震成因示意图)学生的难点在此体现出来。

  3、指导学生了解人们对地震的研究,弘扬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在1800多年前,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家监视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这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课件呈现)地震之前不寻常的现象。当看到这些现象时,有可能发生地震,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地震伤害。

  4、联系学校地震演练,有效预防地震灾害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电线着火、炉火倾倒,造成更严重的灾害。

  5、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及时评价。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生活,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真谛。

  (三)小结

  1、学生自由发言本课收获。

  2、教师小结,强调避震小常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篇3

  孩子,来生我们一起走——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太黑,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一起走。妈妈,踏上天堂的路太黑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温柔的眸。妈妈,你别哭,让我用稚嫩的声音最后喊你一声:妈妈,妈妈……

  这是一首写给地震中不幸死去的孩子的诗歌,我要把它献给四川雅安4·20大地震中不幸逝去的人们。无情的地震夺走了多少宝贵的生命,毁灭了多少幸福的家庭,但是如果在地震中懂得一些自救知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因此,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地震来了。

  下面我就从教材与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我的的说课。

一、说教材

  《地震来了》是小学生安全读本——《我的安全我知道》高年级阶段第六章:《应对自然灾害》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章节介绍了地震常识、地震自救方法。之所以确定地震来了这个主题,是因为生命安全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让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沉着应对,避免受到伤害。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更是束手无策,所以汶川地震中才会使伤亡人数占很大比例,学生不能用已有的知识来守护自己的生命,所以本章节就让学生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地震的应对措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张探究活动,让知识守护生命。根据这一教材的编排的目的和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德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地震安全保护意识,珍爱生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爱心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自救。

  教学难点:学会在地震中自救。

二、说教法与学法

  针对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实践操作法,情境体验法,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游戏体验等方法来学习。为达到以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

  1、情境导入直观地震

  2、动手操作认识地震

  3、讨论交流学会自救

  4、情感延伸学会互救

  现在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授这一节课的。

三、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直观地震

  上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我先让学生观看两组视频,第一组我们将看到:秀美的山村,繁华的都市,以及朝气蓬勃的校园。再让学生观看第二组图片,学生将看到地震后山村、学校、都市的图片。顷刻间,美丽的景色变得面目全非。然后我会问学生:你知道是谁夺走了这美好的一切吗?是可怕的地震来了。通过鲜明的反差,揭示课题。这种设计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过程中。紧接着我再问: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太大了,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简单的提问将教学自然的引入到第二环节。

  2、动手操作认识地震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前兆。

  (1)了解地震的成因

  地震的形成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明白地震的成因,我首先播放一段地震视频。观看后,让学生简单的说说地震形成的原因。紧接着我设计了一个动手实践的活动。我让学生拿出一根一次性的筷子,模拟地球的岩层在挤压下断裂的过程。再用力将它弯断,观察并说说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动手实践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地震的形成,感受到地震带来的巨大威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

  (2)了解地震的前兆

  过渡语:地震是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它来的突然,难道一点征兆也没有了吗?接着让学生说说课外的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地震前兆,最后老师进行小节。老师出示课件,带领学生读儿歌。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性和学习兴趣,又了解地震来临前的一些征兆。儿歌便于学生记忆,从而更好的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

  3、讨论交流学会自救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采用了:看一看、说一说、练一练的方法进行组织教学。

  (1)看一看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呢?我先让学生看几组不同地点地震发生时人们逃生的图片。

  (2)说一说

  让学生结合刚刚看到的图片说说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逃生。学生讨论交流后,我再出示地震逃生法则,教会学生正确的地震逃生办法。

  (3)练一练

  当学生对地震知识有了理性的认识后,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地震情景模拟环节。我将这样引导:假如我们正在二楼上课,地震来了,我们将如何自救。我在四个小组中挑选若干名学生上前演示,并让学生自评互评,谁的做法更安全。接着让全班同学进行地震安全演习

  4、情感延伸,学会互救

  当学生掌握地震的逃生方法后,我再介绍汶川地震中小英雄唐文樱的的故事,鼓励学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协助自救。学生不仅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救,还会互救,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救助的可贵精神,珍爱生命,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德育目标中的对学生进行的爱心教育。

  这个环节中,我组织学生由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更加明确地震中如何应用到学到的知识,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救助的可贵精神,和珍爱生命。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很好的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浓缩。好的板书设计能使学生更好理解,便于记忆。

  因此,本课的板书如下:

  课后语:纵观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掌握地震的成因、前兆。更重要的是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练一练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掌握到地震当中的自救知识,学会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各位评委,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五年级科学《地震》说课稿3篇】相关文章:

1.《地震》说课稿范文

2.五年级科学《用摆计时的钟》说课稿

3.《美丽的公园》科学说课稿

4.关于小学科学《动与静》说课稿

5.《走近科学家》说课稿

6.大班科学《沉与浮》说课稿

7.大班科学《下落的物体》说课稿

8.《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说课稿

上一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下一篇:五年级科学《用摆计时的钟》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