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过去的一年,上海市民对相关部门的民生工作是否满意?上海市民今年有什么期待?为此,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会同上海神州市场调查公司(复旦市场调研中心)进行了《2016上海民生满意度调查》,目的是了解哪些民生问题是百姓最关心的?哪些工作是民众满意的?哪些工作还需要加强和完善?为加强和改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建议及决策支持。
本调查以定量研究为主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抽样调查、文案研究、统计分析等专业调查研究方法进行。本研究主要采用PPS抽样法和系统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使调查样本尽可能接近目前上海市的总体人口特征,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对本市16个区总共8000位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每个区调查500位居民。
样本的年龄比例为:18岁~29岁26.8%,30岁~39岁20.5%,40岁~49岁19.5%,50岁~59岁15.6%,60岁-69岁12.1%,70岁及以上5.3%。
本市城镇户籍占69.3%,本市农村户籍占17.4%,非本市户籍占13.3%。
样本的性别、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水平和政治面貌接近总体比例。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对部分问题进行了补充调查访谈,形成本次报道。
总体评价得到整体提升
上海民生满意度调查已经进行了多年,因此,可以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2016年度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对民生现状持基本满意态度,满意度总分为70.26分(满分为100分),相比去年提升1.74分。
调查项目分为四大板块。从2016年的测评结果来看,社会治理表现仍然优异。上海市民对社会治理最为满意,得分为70.83分,位居第一;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紧随其后,表现也很突出,满意度得分为70.14分;第三是民生环境,得分为69.61分;第四是生活水平,得分为67.34分。
四大板块分解为16个具体项目,从上海市民对16个项目的逐一评价情况来看,满意度位列前六位的分别是公共安全、社区服务、教育水平、文化生活、政府工作、权益保障,与去年基本相同。其中公共安全、社区服务、政府工作、权益保障这四项均为“社会治理”指标。而排名末尾的仍是“生活水平”指标的消费能力和收入分配两项内容。
上海市民对民生问题的满意度评价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政治面貌、户籍类型的分布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市民的生活水平越高,满意度得分越高。从户籍类型来看,2016年本市农村户籍居民满意度评价最高,得分为72.48分,反超本市城镇户籍2.07分。非本市户籍居民的满意度仍然较低,得分为69.16分。
不同年龄段市民的满意度呈中间低两头高的结构,70~79岁的老年和18~29岁的青少年满意度最高,得分均超过71分。其次是30~39岁的中青年居民;再次是40~49岁的中年居民和60~69岁的老年居民;50~59岁的中年居民的满意度相对最低。
因收入状况的不同,导致满意度的变化最为复杂。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市民满意度最高,得分达到73.45分,这一群体对自身生活和社会状况都最为满意。当收入低于8000元时,呈现收入越高,满意度越高的趋势。而当收入超过8000元,但在20000元以内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民生满意度反而降低。显然,在8001元至20000元收入的群体中,对民生改善的诉求最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