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端午别样情怀杂文随笔

2018-12-17随笔

  “端午节”在我们天津俗称“五月节”,因为节日处在阴历(现在叫农历,过去说皇历)的五月初五日,故而习惯上又有“五月当五”之说,因为这一天是固定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在我国,端午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节日,节日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更由于南北不同,活动当然各有侧重了,各显神通。但不管南北有多大的不同,在这么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插艾蒿和吃粽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节的文化气息不如以前浓郁了,原因之一就是对端午文化知识的缺乏。在现在年轻人的看来,端午节好像就是吃粽子,除此之外似乎觉得没什么其他的内容或活动了。其实这也不怪年轻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洗礼后,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淡薄了,老年人在年轻人面前很少提起,年轻人的不知而导致不太关心或淡漠,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少。更有甚则,改革开放后,年轻人受外国文化的影响,纷纷追逐外国的节日,处处漫散着“洋气”,过“洋节”,争先恐后的追赶着国际时髦,热衷于追随着洋节的节奏奔跑,且津津乐道,自然也就对中国固有的且内涵深厚,又富于文化底蕴节日很自然的就不愿了解,故而也就知之甚少。

  在整个世界一体化的格局中,信息的快捷把一个诺大的地球生生的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使许许多多的世界文化就如同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样,在感到新奇惊喜的时候,接受并容纳外来文化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回过头来看看现在年轻人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阶段,物质极大丰富,文化季度繁荣,中西文化相互碰撞渗透,彼此交织而难以分辨,从而造成盲目崇拜的今天,在人们的眼里似乎有点见怪不怪的倾向,对一味坚持中华传统的上了岁数的人,在年轻人的眼里反倒变得少见多怪了。不仅文化,在饮食的食品方面尤为突出,不信你出去转悠一圈随便看看,到处都是眼花缭乱的外国食品,甚至有的纯国产的还要冠以外国名称,在包装上看不出一点国产的样子。外国食品那绝对是丰富多彩,一天吃一样儿在一年中绝对不会出现重样儿。粽子算什么,太单调而乏味道。几十年不变,太缺乏个性,吃不吃粽子对他们来讲已经无关紧要了,比粽子好吃的东西多了去了,为嘛非得在这并不怎么抓人胃口的东西上大做文章。更何况粽子一般与甜有关,属于高脂肪,高蛋白,有增肥的嫌疑,尤其是年轻的女性肯定会有些担心,吃那么多含糖量过高食品,还怎么保持苗条的身材。在当前社会中,没有骨感的人是没人喜欢的,吃那么多的粽子身体胖了嫁不出去你能负得起责吗?

  正因如此,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就不太关心这些传统的节日,反对外国传入的节日倒很上心,甚至有一些崇拜的意味。是那些所谓的洋节具有了无形的吸引力,还是年轻人们对传统节日不感兴趣了,这一点还真的值得深思。就拿这端午节来说,估计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加三,甚至更多。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绝对不仅仅是吃粽子这么简单,在一个现在看来再普通不过的粽子身上,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寄托着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道德信仰和爱国情怀。一个看来极其简单的粽子里究竟会有多么深刻,而又令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含义在其中呢?不探究根源岂能有深刻的领悟,没有领悟又怎么会体会深刻的内涵,更不用说为之感动或坚守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是一个月中的第一个五,故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五月为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这一天的活动: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每家在外屋门(有的地方称作堂屋)框上插菖蒲、艾叶,在院中和屋里薰苍术、白芷,人们喝雄黄酒的习俗,都是为了驱虫灭菌,防治疾病,以及为了压邪。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诸多的版本,流传最广的,也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则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他力主联齐抗秦,因触动贵族利益而遭到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当得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时心如刀绞,于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在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中,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演变成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闻讯划船捞救,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当避雨的小舟得知打捞屈大夫遗体时,冒雨出动,争相前往。此后每到五月初五,人们荡舟江河之上,逐渐演变成为龙舟竞赛。唐代文秀有《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关于端午还有诸多传说。迎涛神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荆楚岁时记》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端午节风俗中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风物华纪丽》“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上一篇:流浪画家和老妇人的杂文随笔下一篇:斯文一再扫地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