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声乐教学生态环境的构想论文

2020-06-23实用文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声乐教学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比如,有些声乐教学设施落后陈旧,声乐课程资源单一而匮乏, 声乐课程相对孤立而缺乏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师生课外相关艺术实践和科研活动开展不足,教师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学校对外交流不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声乐教学的质量。因此,应从以上各个方面出发,分析并解决不和谐因素,尽快建设和谐的声乐教学生态环境。

  关 键 词:声乐教学 生态环境 构想

  声乐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其教学生态环境是否和谐息息相关。高质量的声乐教学离不开和谐、融洽、良好的教学生态环境和氛围,相关院校应大力加强和谐课堂建设、和谐课程建设、和谐科研建设,全面跟进相关配套措施,在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各方面优化质量,从多渠道、全方位的视角出发,为构建和谐的声乐教学生态环境提供有力、可靠、坚实的保障。

  一、加强现代化声乐教学设施建设——和谐的“有米之炊”

  21世纪对教学设施的要求应紧跟时代步伐,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是实现和谐声乐教学生态环境的基本保障。否则,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就缺乏可行性,和谐的声乐教学生态环境也就无从谈起。学校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声乐集体课、小组或个别课的不同要求,根据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具体情况,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如立式钢琴、三角钢琴、多媒体教室、MIDI教室、音乐厅、书籍音像资料室、录音录像器材设备(有条件可配备专业录音棚)等,充分发挥专用教室、专用器材、设备的作用。比如,教师可通过数码辅助手段,利用电脑强大的多轨录音等功能优化课堂教学,制成的CD、VCD、DVD、MP3等各种音像材料可供学生课后学习,巩固教学质量。

  二、加快多渠道声乐课程资源开拓——和谐的教学源泉

  为使声乐教学中遇到的技术、艺术、学术上的问题有证可考,有据可依,学校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各种课程资源(包括信息化课程资源)。比如,声乐教研室应购置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进修、研究使用。同时,学校应进行校内图书馆建设,如纸质资料的建设(声乐类相关著述、核心期刊、专业期刊等)、电子资料的网络检索系统建设(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期刊网、EBSCO信息数据库等),从而方便师生查找各种资料。另外,教师应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文联、音协等社会资源,作为校内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形成和谐的校内外课程资源环境,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三、促进合理化声乐相关课程改革——和谐的课程生态圈

  声乐课程不是孤立的,和其他课程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生生相息的课程生态圈,相互之间应协调、融洽、和谐。学校应进行必要的声乐相关课程改革,例如,开设跨学科教育类课程(声乐教育学、声乐生理学、声乐心理学等);拓宽基础课程范围(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增加选修课(中国声乐艺术史、外国声乐艺术史、中外艺术歌曲及歌剧赏析等);整合专业课程,加强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如声乐综合课);增加观摩课(声乐类表演、教学、节目编排观摩课等)。通过这一系列合理化的'声乐相关课程改革,将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演唱能力。

  四、开展多途径声乐课程艺术实践——和谐的“游泳”空间

  声乐艺术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声乐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因此,要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效率,就应通过多种途径参加实践锻炼,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声乐实践应积极向课外拓宽。比如,举办班级独唱音乐会、个人独唱音乐会、师生独唱音乐会、声乐汇演(如独唱、重唱、联唱、小合唱、大合唱等)、声乐比赛和声乐讲座等。声乐教师应对学生的艺术实践给予积极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学校应将此项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并在相关设备、经费和场地上予以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五、建立互动式声乐课程科研组织——和谐的学术氛围

  声乐教学是技术性、艺术性、学术性的有机统一体。“声乐理论三层面”不仅包括技理、艺理,也包括学理。教研室应注重加强学术研究,建立声乐艺术科研机构,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师生互动,全面营造学术氛围,深入进行学术探讨,广泛开展学术活动。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范围、角度应尽可能地丰富多彩,比如,围绕声乐发声的技术、声乐作品的分析、声乐表演的修养、中外声乐流派风格的发展和对比、跟“学”与“教”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还可以开展地方声乐类课题研究(如常州吟诵、江南民歌),拓宽探索视野。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活动,一些问题在课后得到了更深刻、更透彻的研究。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使学生培养了科研精神,强化了科研能力,提高了科研水平,开发了科研潜力。

  六、进行全方位声乐教师素质培训——和谐的继续教育环境

  高素质的声乐师资是建设和谐声乐教学生态环境的核心力量。声乐教师在不断学习、反思总结、自我重塑的同时,学校也应积极给予保障和支持,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培训。比如,

  1.采用“请进来”战略。定期邀请知名声乐表演艺术家、声乐教育家来院指导,包括学术讲座、教学观摩、座谈会、音乐会等多种形式,保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想,提高业务水平。

  2.采用“走出去”战略。组织教师赴国内一流音乐院校声乐系进行考察学习,积极取经;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重要声乐学术研讨会,了解国内声乐领域舞台现状、教学现状、研究现状;组织教师观摩高水平音乐会、歌剧演出,不间断地为教学积累第一手鲜活的资料,作为教学参考。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教师的人文素质、艺术素质、专业素质将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从而为和谐声乐教学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和后劲。

  建设和谐声乐教学生态环境这一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师生双方的协调配合,也离不开教学单位在场地、设备、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我们应从上述各方面出发,最大限度地建设和谐因素,这样声乐教学生态环境将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蓬勃的美好局面。21世纪的声乐教学将会展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无限的青春活力。

【建设和谐声乐教学生态环境的构想论文】相关文章:

1.声乐审美与声乐教学融合研究论文

2.关于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论文

3.小学声乐教学论文

4.声乐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5.大学声乐教学论文

6.声乐教学论文

7.《化石吟》教学构想

8.声乐发展史在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性论文

上一篇:高校教育模式下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教育心理学题库建设的构想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