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之白居易

2018-07-21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白居易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近3500首诗篇,他的诗歌现存的有2800多首,比其他唐代诗人流传下来的都多。白居易的诗流传极为广泛,他的好友元稹曾说:“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夫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刻板)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白居易的诗文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嵯峨天王,曾大量抄写吟诵;鸡林(新罗国)宰相出重金搜求白诗,一篇一百金。自从有诗以来,其作品为外国人士所珍视,白居易可算是第一人。在如今的白居易墓园,日本人曾立碑一方,称白居易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日本文化的恩人”。

初露峥嵘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应该算是“神童”类的人物,相传他不会说话时就认识“之”、“无”两字,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当然白居易也是很刻苦用功的,他自己曾叙述:“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在他十六岁那年,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世面,结交名人。

  当时,长安有一个名气很大的人名叫顾况,他是朝廷著作郎,大诗人,很有才气。每天都有很多人去拜访他,这些人不是名流,就是显贵,顾家门前鞍马不断。白居易听说了顾况的名气,就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

  顾况看到白居易孤身一人,年未满弱冠,心中不悦。就疑惑地问:“你家住那里啊?”他连忙答道:“晚生姓白名居易,从符离家乡来冒昧拜见先生。”说完就恭敬地送上名帖和诗卷。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忍不住打趣的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说的满脸通红,仍然低头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妙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接着又抱歉地说:“刚才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

  打这次见面以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赞白居易的诗。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的名声在长安传扬开来。他就象一棵破土而出的幼苗,开始崭露头角。

上一篇:白居易与琵琶下一篇:白居易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