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企业的关系

2020-04-26弟子规

  《弟子规》是以引导人们发扬人性的光辉和关爱为主要宗旨的教材,与企业的关系是什么呢?

  一、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大幅度提升员工素质。

  《弟子规》主要分为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共七个部分,其中前六个部分都是讲做人的,而这些东西恰恰是目前很多企业员工所缺乏的。通过对谨信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诚信品质,培养员工认真做事、按规矩做事的品质,增加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而我们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现,企业真正缺乏的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认真做事的人。通过对泛爱众和亲仁的学习,可以提升员工的感恩心、责任心和爱心,使员工更加关心同事,热爱企业,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恰恰是我们今天构建企业文化的核心。

  二、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弟子规》具体生动,它直接从生活的日常小事入手,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这是我们子女孝顺父母应该做的六件细小的事;“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是教育我们如何与长者相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如果企业员工都能按照《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的企业管理自然会上一个台阶。“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就是在生活小事中养成的,这与《弟子规》不谋而合。

  三、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增强企业的执行力。

  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是很多企业管理面临的现实难题。《弟子规》开篇就讲孝道,对孝理解为服从,服从父母、服从长辈。而且《弟子规》强调的是身体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断学习与进步也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自觉性与员工的素养。

  《弟子规》蕴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最高道德和行为的观念的集中体现。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这几句话为精神内涵编写了《训蒙文》,并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为组成部分;后来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这里的弟子是指孩子、学生和一切圣贤的弟子。“规”就是规范。如果我们想在企业中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做人理念,那么《弟子规》就是最好的教材,因为《弟子规》实质就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具体化、行为化和形象化的`行为实践。

  《弟子规》里要求的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有孝心是做人的基础,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只有做到孝悌方才可能处理好与其他员工的关系,我们设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好,怎么能施仁爱于别人?只有有了家庭伦理才会有社会伦理和企业伦理。设想我们引导员工能把企业和同事作为自己的家和家人,那么这个企业就会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们提倡要建立生命型组织,生命型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有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关爱,《弟子规》正是以引导人们发扬人性的光辉和关爱为主要宗旨的教材.

  孝悌引申很重要的是体现忠诚和感恩文化,“孝悌”可以引申为“忠诚”。因为只有做到“孝”才能做到“忠”。“孝”是“忠”的基础。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也是企业管理很重要的课题。员工是否忠诚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建立忠诚文化的企业很难达到基业长青,中国企业的忠诚文化已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有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员工在一个企业能坚持5年以上的只占员工数量的不到百分之二十,频繁的人员流动极大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员工自身的发展。员工队伍的不稳定是中国企业家最为头痛的管理难题之一。员工之所以频繁流动,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没有忠诚度是一大主因。我们知道,中国近现代最有名的当属徽商和晋商了,员工从小就到商号中当学徒,而且学徒是不给工钱的,只管吃住,学完徒以后才成为伙计,从伙计开始几乎大多数都会为这个商号干一辈子,有的甚至服务到东家的下几代。我们看历史故事,无论是徽商的胡雪岩还是晋商的乔致庸,辅佐他的都是跟他几十年的“老臣”。可我们现在很少遇到这样的情景,企业员工是各领风骚一两年,没能耐的被企业淘汰,有能耐的职业经验刚有进步,就耐不住诱惑,就被其他企业挖走了。我们仔细分析,造成员工频繁跳槽的原因很多,跟许多管理模式紧密关联,比如绩效及分配体制,比如公司的发展前景等等,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的企业无论是企业家本人还是员工,现在没有“忠”的价值标准和处事原则。

  忠诚就是人心。经营企业首先是经营人心,谁赢得了人心,谁就会成功。我们知道日本的丰田公司最著名的就是:丰田员工的忠诚文化。丰田早期员工的一些回忆录中记载:77岁的山本作夫,如果发生台风等灾害,就是在夜里,也会跑去公司;76岁的小野铁次郎,退休的时候,买了三套丰田的工作服,他对儿子说,就好好穿着自己的衣服安享晚年;77岁的土井三吉,祖孙三代都在丰田工作,要是让上大学的孙子也能进入丰田就好了;75岁的佐野三雄,用锤子敲打金属板,如果声音不对,就会被工长用锤子敲脑袋,当时几乎无人幸免,在车间还没有空调的夏天,他没有换洗的衬衫,还穿着冬天的衣服,热的大汗淋漓,工长把钱放到他裤子口袋里,说:“虽然很少,但至少可以买件衬衫。”“忠诚”是丰田成功的基因密码,精益管理也是建立在忠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

  忠诚是一种理念,是真诚和善良的集合,是我们每个人人性的基础。古人云“忠臣出于孝子”,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工作中才会忠于职守。忠诚于企业是每位员工应尽的义务,员工的忠诚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即父母,古人有衣食父母之说,所以员工应对企业的安排“应勿缓”“行勿懒”;应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件小事上,对工作失误要“须顺承”;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爱企如家,将企业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与企业共荣辱,同命运。这就是《弟子规》对管理的现实意义。当然,我们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并不是一味的“愚忠”,员工也可以提不同的建议和意见,但这些都是源于对企业忠诚的基础上的行为表现。

  《弟子规》里除了能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以外,最主要的还能培养员工的诚信度。诚信在任何时候都是塑造个人与企业品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凡出言,信为先”这六个字确立的诚实、守信、正直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精神层面的最重要的纲要之一。

  此外《弟子规》里的泛爱众,体现了“大爱无疆”的哲学理念,企业须建立合作型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要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相互关爱,而对企业外部也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样才能构建员工、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型企业,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仁者爱人”的集中体现。

  《弟子规》里的亲仁,则是对企业家的要求,亲仁就是要求企业家一定要心底无私、匡扶正义,有坦荡的胸怀才有浩然正气。要把员工的道德品质与工作能力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来建设。这与“德才兼备,人尽其才,人人成才”是异曲同工之意。企业一定要正本清源,树立正气,“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是和谐的保证,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前提。

  《弟子规》里的余力学文是要求企业一定要构建学习型企业,员工构建学习型技能人才的企业文化要素的具体表述。只有学习才能达到自信。“工夫到,滞塞通”,只有勤勉刻苦、努力学习才能做到“圣与贤,可驯致”。构建学习型企业也是现代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而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从这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的处事方法和行为准则。对于企业来说,管人管事是管理的核心,而管人最好的法宝就是用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中国人血脉里的民族优秀品格特征来形成员工自我管理约束。倘若用《弟子规》来培训教育员工,用《弟子规》的主要精神内涵而构建企业文化,一定会从人性的本质上解决管理上的难题,使文化力真正变成生产力。因为《弟子规》里的道德和行为上的法则和理念,其实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优秀品德和民族性格特征中最易唤醒的部分。

  《弟子规》实质是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在社会和企业中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人践行儒家文化时从“知易行难”到“知行合一”过渡的最好普及教材,《弟子规》是中国化企业管理的精髓。

【弟子规与企业的关系】相关文章:

1.《弟子规》与德育的关系

2.弟子规与企业管理

3.《弟子规》与企业经营

4.弟子规与企业管理ppt

5.《弟子规》与往生西方的关系上

6.《弟子规》与企业文化建设

7.《弟子规》与企业治理相关介绍

8.《弟子规》与企业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上一篇:《弟子规》的德育方法下一篇:浅谈《弟子规》对国学教育中德育的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