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词风格

2018-07-21李白

  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曾根据李诗《山中问答》和《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提出“李太白诗体”的概念,是宋人中最早用“体”字概括李诗风格的例子。严羽的《沧浪诗话》则进一步提出“以人而论,则有太白体”。严氏以卓异的诗性感悟和独特的诗学思考介入了当时的李杜优劣之争和李白诗歌风格的辨析:“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诗评》)“少陵与太白,独厚于诸公。……(荆公)谓二人名既相逼,不能无相忌,是以庸俗之见,而度贤哲之心。予故不得不辩。” (《考证》)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文字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此论一出,后世崇杜抑李者或崇李抑杜者似乎都是在小结裹上做文章,终不及这段文字坦荡大气、方正严明。

  李白唯一存世的真迹《上阳台帖》,现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从李杜风格的辨析上看,太白体:飘逸;少陵体:沉郁,也因此成为千古不易之论。严羽论诗注重风格批评,而且有一套辨析风格的独特方法。他在《答吴景仙书》中说:“吾论诗,若那吒太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诗辨》云:“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长,曰远,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五法”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作方法,而是诗歌文本构成的五大要素或五个结构层面。所谓“析骨”、 “析肉”云云,就是要从五大要素或五个结构层面入手解剖分析诗歌文本。严羽对“太白体”的诗学透视包含若干新的重要认识。

上一篇:李白的生平下一篇:杜甫《登岳阳楼》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