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教学设计

2018-07-21王安石

  一、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教学设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教学设计>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难点: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三、教学设想

  1、先疏通文字,然后采用课堂研讨学习的方式来了解王安石变法所受的反对与阻挠。

  2、从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进而掌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些规律。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及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上一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下一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