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乡愁”自古以来一直为文人所青睐,在华文文学领域,余光中笔下的地理乡愁不仅囿限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亦是其空间上的指向。 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分享的余光中乡愁的空间指向,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余光中生在大陆、长在台湾、留学美国、任教香港、游历欧洲,因而他的创作除了早期在大陆的短暂熹微之外,可以分为台湾、美国、香港三个时期。事实上,余光中的地理乡愁不仅囿于对祖国大陆的眷念,也包含了留美时期、任教香港时期对台湾的思念以及台湾高雄时期对香港沙田的守望。大陆、台湾、香港是余光中乡愁主题的三度空间,无论乡愁的变奏有多快、辐射有多广,“中国结”、“台湾心”、“香港情”三大焦点永远聚光在中华。简而言之,余光中的乡愁统辖两岸三地,指向整个“中国”的土地。
台湾时期,是余光中乡愁文学的多产期。在此期间,大陆直接成为余光中深情吟咏的对象。创作于一九七二年的《乡愁》,是余光中的成名诗,一时间享誉海内外。诗中乡愁是极具象征意味的邮票、船票、坟墓与海峡,传递了亲情与爱情,也饱含了生离死别的痛感和离散现实的无奈。写《乡愁》,余光中仅仅用了二十分钟,可那银瓶乍泄的背后埋藏的却是二十年的深情。艾青曾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同一种爱,同样的深沉,故土乡情具有着普适性和广泛性。在梦的彼端,记忆的上游,饱含深情的泪水,余光中隔海写下了《舟子的悲歌》、《腊梅》、《乡愁》、《民歌》、《呼唤》、《海棠文身》、《乡愁四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