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的修辞阐释

2018-07-17余秋雨

  《流放者的土地》是余秋雨的一篇文章。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对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的修辞阐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对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的修辞阐释

  内容摘要:《流放者的土地》是最能反映余秋雨文体特征的散文之一。本文以“流放”一词作为解读这部文本的语言入口,分别对其概念义和修辞义进行阐释。

  关键词:流放 流放者 修辞

  在新时期散文创作中.余秋雨是个独特的存在。《流放者的土地》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山居笔记》里的一篇经典之作,它表达了笔者对中国古代被流放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变迁及他们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的深刻思索。它也是最能反映余秋雨文体特征的散文之一。本文参照《广义修辞学》(修订本)(谭学纯、朱玲)的理论,通过对“流放”一词修辞义素进行分析来解读文本。

  一、“流放”的概念认知

  “流放”在文本中出现了94次,语用频率很高。《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7月修订第三版)的解释为“把犯人放逐到边远地方”。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流放:犯人+惩罚+边远之地。

  二、“流放“的修辞认知

  除了“流放”这种刑罚之外,文中先对古代的刑罚进行一些修辞对比,分别从刑罚种类、轻重、时间长度方面来比较。流放是介于打和杀之间的一种不轻不重的刑罚,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长,可以说“流放是一种长时间的恐怖折磨”。从规模上,可大可小,可以流放一人,也可能会流放全家。如果是“株连”,还要祸及九族,人数可达几十甚至几百人。流放的原因也有很多,可能是犯了刑事案,也可能是“不小心沾上了‘文字狱’、‘科场案’”。流放的人除了普通百姓外,绝大部分应该是文人,其中不乏“名士”和“佳人”,文本中余秋雨讨论的“流放者”也主要指向文化人。流放地一般都是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如当时的宁古塔和尚阳堡,都是荒蛮之地,条件非常恶劣。“有一本叫做《研堂见闻杂记》的书上写道,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

上一篇:余秋雨 “苦旅”中的文化行者下一篇:余秋雨:不断寻找生命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