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不断寻找生命的震撼

2018-07-17余秋雨

  著名作家余秋雨,原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因撰写散文集《文化苦旅》等驰名海内外。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余秋雨:不断寻找生命的震撼,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余秋雨:不断寻找生命的震撼

  余秋雨,著名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1946年8月出生于浙江宁波,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散文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曾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奖、台湾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白金作家奖、“2006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特别奖”等。

  余秋雨有着多重身份,但他强调自己是“一个行者,一个走在路上的文化人”。清茶一杯,略微有些苦――正如他的文化苦旅。余秋雨侃侃而谈,用饱满的激情和睿智的思辩征服着你。但零距离接触,他又是那样的谦和平易、坦率温和。

  童年的文化窗口

  余秋雨的童年是在老家宁波市慈溪县桥头镇小桥头村度过的,乡村的生活是清贫而又快乐的。

  余秋雨出生时,天一直下着小雨,于是祖母便给这个孙子起了一个小名:“秋天,下雨,就叫秋雨吧。”祖母姓毛,这位年迈的女性作为一家之长,带领全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生活上的难关,这种神秘的感觉深深地印在余秋雨的记忆里。

  母亲是从上海逃难来到这个小乡村的,她固执地穿着旗袍,成为这个村子里最抢眼的人。不久之后,母亲在村子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识字班,教大家识字,余秋雨跟着母亲,居然在一旁认识了不少的字。“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但是更大的影响,应该说是整个村庄。整个村庄没有文化,突然一个上海的年轻少妇来到了乡下,一个没有人识字的地方,一个不懂现代文明的地方,而且她又愿意融入这个世界,我母亲这种对比性的存在对我的童年影响非常大。”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小桥头村小学。上学那天,母亲给余秋雨戴上了一个草帽,在草帽上,母亲写下4个大字:秋雨上学。

  在乡村里,余秋雨的母亲是唯一的文化人,于是承担了为村里人读写家信和算账记工分的任务。余秋雨7岁时,这个任务落到了他的头上。他说,是他的母亲给了他一种文化责任感。

  读信、写信、算账、记工分,余秋雨天天在幽暗的油灯下,辨识着世间人情的细部奥秘。“对我来说,这是第一个最重要的课程,让我知道了中国的农民是怎么思维的。中国农村的妇女是怎么样来期盼自己的丈夫能够带钱回来,在外面不要变心,而且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述。读信和写信是乡亲们都在的情况下,她们给丈夫讲的话,丈夫的回信,全村都可以听的。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场合,我就是从那个场合中走出来的。”

  在余秋雨读到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母亲为他打扫出一间书房,余秋雨在那里发现了伯父留下的《石头记》、《家》、《春》、《秋》、《世界名作选》和《芥子园画谱》等好些书籍,这些书为余秋雨的童年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他在《寄语故乡》一文中说:“故乡对文化的尊重,年轻的老师对教学的虔诚,以及四周的风土人情、典章文物、村俗娱乐、节庆庙会,对我们造成了一种多方位的文化熏染,使我们能够带着满身土气、满口乡音和一颗具有充分吸纳力的心灵,跻身文化殿堂,并越走越深。”

上一篇:对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的修辞阐释下一篇:余秋雨散文诗性话语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