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保障,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根本条件,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直观演示,让学生自己准备学具,动手演示操作,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上学期,当我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我觉得分数的意义概念比较难理解,上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先准备一些图形纸片,一些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再准备一条小绳子,运用这些学具,我指导学生动手把图形纸片对折,观察纸片上留下的折痕,引导思考:1.两份大小怎样?2.是怎样分?用相同的方法来演示对折长方形、正方形以及绳子等,让学生充分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讨论,怎样才是平均分?在这个环节之后,我又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纸片学具上分别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出一些分数,上到这个环节时,学生感到很有趣,通过他们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分数,学生兴趣浓厚,我借此机会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的意义,我们把一些图形或绳子等一些东西,通过平均分,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如果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六个小组,每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厚,学习主动性就越强烈,学习效果就越理想
二、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日常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生活中充满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再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去探究,学生就会感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感受数学的有趣性。
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某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也就能更加主动参与学习,身心全部投入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这样,学习的效果也就更加理想,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辩论式教学例子,深深地受到启发。那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学习完“圆柱的认识”后,有一个学生问:“一张圆形纸片是不是圆柱”?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那位教师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结果形成了两种看法,一部分学生认为一张图形纸片是圆柱,又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一张圆形纸不是圆柱,学生纷纷说明看法,意见不同,争执起来,这时,教师没有轻易下出结论,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组织一场辩论赛,认为是圆柱的为正方,认为不是圆柱的为反方。四、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任教学科教师越喜欢,就会特别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自然就喜欢上这位教师所任教的科目,所以,在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轻松学习,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保持微笑,让课堂更轻松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自己要放松,一个友好的,善意的微笑,一句关心体贴的话语,启发性的眼神,都能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快乐。教师带笑脸走进课堂,把欢乐和微笑传递给学生,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学习,事半功倍。
(二)平等对话,让课堂更民主
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形成快乐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更加热爱学习,这样可以从情感上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自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二篇: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一、要抓住“学困生”的特征
学困生的主要特征是:(1)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的学校状态;(2)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习惯;(3)学习方法不科学。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关键期,我们在掌握学困生的特征后,在课堂上针对学困生的不同情况,教师要时刻关注。对待学困生必须秉承一颗热心,怀揣一颗公心,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批评和表扬的处理,做好软和硬的处理。
1.对学困生应当做好批评和表扬
在教学中,批评和表扬是经常要用到的手段,批评和表扬这两者要把握好度,有一些基础较差的学困生,数学学习一直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一次次的品尝失败的苦果,他们自己也很痛苦。教师不能用结果来批评他们,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应该从心理上找方法,减轻他们心理上的压力,给学困生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起点和健康的心态,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寻找学困生的闪光亮点,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感觉到自己也有闪光点。总之,在教学中,应以真挚的感情,客观的立场,委婉的说法,多一些建议性批评,少一些伤害心理的批评,达到师生心理上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2.对“学困生”应当做好软和硬的处理
在学习中,什么时候采取软的态度,什么时候采取硬的态度,并不是由教师主观决定的,而是由“学困生”的能力和性格决定的。在数学教学中,掌握学困生的个体差异,顺乎他们的能力范围,才能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小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本来就差,上课听课不够专心,小动作多,教师不能全怪学生。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不懂教懂,从不会教会,要针对学困生的特征,改变教学方法,不能把知识强灌于他们,要找出新颖的方法吸引他们,化被动为主动。在需要识记的知识问题上要严格要求,在一些主观题上量力而行,对学困生的要求要软硬适中。
二、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困生,激发学习兴趣
孔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就是让学生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要知道,兴趣才能是学习的真正动力。枯燥、刻板的数学教学方法既不符合孩子们天真、活泼的个性,也不利于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及时进行相应的课堂调整,构建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数学知识。
1.教学中巧用教具、学具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参与到教学中。例如:四边形的认识,让学生准备四边形,在课堂上观察,然后总结其特点,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有成就感,能喜欢这样的课堂。对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困生加以表扬和鼓励,使其不厌倦数学课堂,逐渐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参与到集体学习中,融入到大课堂。
2.教学中精心创设,巧妙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导入的巧妙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小学生而言,鲜艳的色彩、声音、动画等有极大的吸引力,好奇心逐步引向深入。如情景导入法,创设特定的情景,学生进入教师所设定的角色,去真正体会情境中的数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展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有些学困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应用的不错,通过这种方法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中开展游戏,寓教于乐
打破常规数学课堂模式,创新小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发展的的趋势。小学生最喜欢游戏活动,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尝试,发现效果相当不错,例如在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因为教具条件有限,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教具,同时让他们参与游戏,大家其乐融融,一举两得。
4.教学中开展比赛
比赛是一种促进学习的形式。小学生们个个争强好胜,学困生的内心更是如此,他们渴望有机会证明自己也很棒。教师应该抓住学困生的心理,给他们创造机会。在练习课上,用比赛的方式,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很有必要。比赛时,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他们做题的效率也在提升,同时课堂秩序好,老师也省力。对学困生的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内心喜欢这种方式,逐渐对自己有信心,对数学产生兴趣。三、在课余多关心“学困生”的生活,使数学与生活相合在一次“学困生”心理访谈中,几句平淡的`关心,使学生热泪盈眶。顿时让我感觉到“学困生”的心是多么的“冷”。这些弱势群体,他们在生活中有种种困难,有些学生因家庭原因导致厌学,有些学生有心理问题。不论是哪种原因,教师要对学困生竭尽全力,用一颗慈爱的心去帮助他们,驱散学困生的心理阴影,让他们健康地学习成长,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乐在其中的快感。
第三篇: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一、让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在教授小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答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由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问题能力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总会碰到应用题这个概念,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利用我们的多媒体对问题进行细化,利用数字和图表的方式让数学问题变得一目了然,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方式,在对应用题进行逐步考虑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兴趣,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改变教育方法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就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课堂的演练等,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们应该改变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改善教育的格局。站在学生的立场对问题进行分析和交流,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三、因地制宜,善于启发
教师应改善数学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也应该依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拟订一份教学大纲,对学习的进度张弛有度,并且要看到学生对教学问题的反馈和教学的要求,适当地进行调整。对于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准备些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给学生实行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相互学习,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和练习讲课,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