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郭沫若先生——记与郭老的几次通信(7)

2018-07-20郭沫若

  4月22日上午,郭世英从关押他的三层楼上的房间里,破窗而出,以死抗争,年仅26岁。

  郭老的夫人于立群悲愤难忍,责备郭老何以不向周总理反映。郭老深知案子的复杂,知道刑讯逼供的矛头所向,他悲愤莫奈地回答道:“我也是为了中国好啊!”

  今天看来,郭老明白周恩来的处境,他不愿意给周恩来出难题,他不能为了自己而将周恩来推向困境……

  我们正是在这个时期,给郭老寄去《毛主席诗词注释》(第三稿)。而郭老正是在为爱子被关押极度焦虑中看我们的书稿,为我们审读,给我们回信的。设想,假如我们面临这种局面,我们能沉得住气吗?我们还能为别人审读书稿吗?我们还有心思关心别人、抓紧时间给别人回信吗?

  爱子死后,郭沫若以难以想象的坚强,忍受着亲子横死的悲痛,将郭世英在西华农场劳动时写的八大本日记,一行行、一页页誊写在宣纸上,一笔笔、一字字,用泪水和墨汁倾诉着自己的哀思和歉疚。

  呜呼!一个大学者,可以说是旷世奇才;一个领袖的追随者,可以说是竭尽忠诚;一个新社会的歌颂者,可以说不遗余力,竟然落到如此下场,让人唏嘘。黄永玉先生在他的《比我老的老头》一书中说:“辈份高莫高过郭沫若,荣华富贵,到了晚年连个儿子眼睁睁保不住,这是一种读书人的凄凉典型。”就是说的郭老这个遭遇。这是时代的悲剧,是国家的悲剧,是社会道德的悲剧。当我们渐渐了解了历史本来面目时,我们怎么能不对郭老产生深深的敬意和不尽的同情。

  我们企盼这历史不再重演。

  2012年冬改定

上一篇:郭沫若《雷电颂》创作背景下一篇:诚信小故事:郭沫若与芭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