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故事《得意之笔》(3)

2018-07-13故事

  蒋介石来到重庆,他仍是判断红军向东,要与二、六军团会合,便调兵在乌江沿岸布防,连着构筑4道封锁线,每里一碉,大有将红军一鼓歼灭的架势。

  毛泽东决定将计就计,有意在遵义地区徘徊,使蒋介石上当。果然,蒋介石产生了错觉,天天布防、筑碉,忙得不亦乐乎。

  几天来,毛泽东一直在想,红军要彻底摆脱敌人的围迫堵截,就必须离开贵州向云南前进,在那里实现北渡金沙江,与四方面军会合的目的。去云南,前面有滇军挡路。滇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红军的一支劲敌,如果能调出滇军,红军就可借道云南,实现北上的目的。想到这里,毛泽东决定继续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为r前进先后退,为了走近路先走远路,为了向北走先向南走,以此来调动、迷惑敌人。他利用蒋介石最怕中央红军北上与四方面军会合的心理。3月16日在茅台三渡赤水河,挥军北上。这是一次全军的大佯动,吸引敌人到川南去。

  这一着很灵,蒋介石果然又中了计,丢下乌江边上的碉堡,拼命向川南调兵,阻截红军。把敌人调到川南以后,3月21日,毛泽东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东渡赤水,折返贵州。

  当红军再入贵州的时候,正是蒋介石各路大军纷纷向川南前进之时,红军巧妙地秘密地与敌人相对而行,神不知鬼不觉地跳出了包围圈,一下子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甩在了川南。战士们风趣地说:“让蒋介石好好地封锁吧,对不起,我们走了!”

  红军挺进贵州以后,马不停蹄挥军南下,准备南渡乌江。蒋介石尚蒙在鼓里,直到26日仍在判断红军“西窜成分居多”。待蒋介石明了红军在贵州境内以后,又判断红军的意图是向黔西南方向。而此时的红军却在贵州中部渡过了乌江。  蒋介石彻底地糊涂了,他一错再错,根本弄不清红军的真实意图。事实上,不仅蒋介石搞不明白,有些红军指挥员也搞不大清楚,为什么一天到晚就是走。有些人抱怨毛泽东方向不明,缺乏计划,全凭一时的冲动。林彪批评毛泽东尽走弓背路。李德憋着一肚子火,如果毛泽东过不了金沙江,他就要求毛泽东下台。

  事实证明毛泽东是正确的。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唱出了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地摆脱了敌人的尾追堵截,实现了北上的战略目的。蒋介石在自己的日记上痛苦地记上了这一笔,他不得不承认,几十万大军“剿”不灭“流窜”中的3万红军,是自己的学识、智慧不足的表现。毛泽东也曾说过,他,一生指挥过数百次战役,胜多负少,但真正的得意之笔就是四渡赤水。

上一篇:关于革命烈士的诗歌下一篇:清明烈士陵园扫墓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