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的秘密(6)

2018-07-17雨巷

  1933年6月,穆时英的第二个小说集《公墓》由现代书局出版。在《公墓・自序》的最后,穆时英写道:“我把这本书献给远在海外嘻嘻地笑着的Pierrot,望舒”――戴望舒此时在法国留学。所谓“Pierrot”是法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他永远是一袭白袍,一脸白粉,一颗斗大的泪珠挂眼角,高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在生活中他屡遭挫伤,但也是法国孩童挫折时高度认同的对象……Pierrot一角源于意大利艺术剧,一直是许多艺术创作的泉源”。在序文中,穆时英也解释了他所谓的“Pierrot”的含义:“当时的目的只是想表现一些从生活上跌落下来的,一些失败的PIER―ROT。在我们的社会里,有被生活压扁了的人,也有被生活挤出来的人,可那些人并不一定,或是说,并不必然地要显出反抗、悲愤、仇恨之类的脸来;他们可以在悲哀的脸上带上快乐的面具的……”。发表于1934年2月和3月的《现代》杂志第4卷第4期及第5 期上的《PIERROT》副标题即为“――寄呈望舒”,又进一步在穆时英、戴望舒以及穆时英创作的“Pierrot”的形象之间建立起联系。“在胁下挟了本阿佐林文粹”、带着“紫色的调子,疲倦和梦幻的调子”出场的小说主人公潘鹤龄呼出的完全是戴望舒的气息,小说中“他觉得有一些寒冷,是的,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的句子直接取自戴望舒诗歌《秋天的梦》:“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对潘鹤龄日本恋人琉璃子的描写大段化用戴望舒描写日本舞女的两首诗《百合子》和《八重子》:

  在那里有他的琉璃子,发香里簪着辽远的愁思和辽远的恋情的琉璃子。

上一篇:余音缭绕的《雨巷》诗情下一篇:山色空蒙《雨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