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教学设计(3)

2018-08-15教学设计

  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读。

  用“我看到了一只 的绿色蝈蝈”的句式描述你对蝈蝈的印象。

  四.合作探究

  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全文,筛选关键信息并在文中勾画出来,组内合作讨论。

  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 作者介绍蝈蝈时,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手法,用“我喜欢 (文中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因为 ”的句式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选代表回答,教师明确:

  1.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2.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 称呼它;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称呼它;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3.例句:我喜欢“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这句话,因为它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与蝉鸣作比较,突出了蝈蝈叫声的动听,表现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 )猎 cuàn( )夺 gōu( )火 静mì( )

  xī sū( )( ) 更胜一chóu( )

  2.选词填空

  (1)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 )。

  (搅乱 扰乱)

  (2)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 )了。

  (宽容 宽恕)

  六、课堂小结

  法布尔通过对绿色蝈蝈的外表、叫声和食性特点的介绍说明,运用大量的拟人修辞手法,使笔下的蝈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蝈蝈、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在我们品享美文的同时,就让心中的感念作为对“昆虫世界维吉尔”的赞誉。

  七、布置作业

  1、亲近大自然,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宽阔、诗意。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昆虫鸣叫,听听你的昆虫朋友在向你诉说什么,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2、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上一篇:《语文七色光九》教学设计下一篇:古诗两首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