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评课稿

2020-04-20陋室铭

  我校语文组多年来积极教学教改理论的学习与探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全体老师勇于探索,力求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上官老师《陋室铭》这堂课就是一堂成功的教改实验课。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师生充满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予人以美的享受。

  一、注重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融合。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辅相成。过去文言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老师引导学生逐字、逐句、逐段翻译,继而繁琐分析,使文言文教学耗时多而成效少。在这堂《陋室铭》的数学中,老师摒弃了过去脱离能力培养去孤立地传授知识的教法,注重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以及相关材料自引疏通课文的文意,并尝试解决文章整体大意。为此,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字、词等知识过程中,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地读与练结合在一起。如三处均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句练习,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化知识为能力,而且课堂发展过程如行之流水,自然晓畅,天然雕饰,令观者赏心悦目。

  二、课堂教学融入人文精神,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新的教学理论把提倡人文性,提高到非常突出的地位。纵观《陋室铭》一课,老师把人文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整堂课教师不仅实行课堂民主,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而且在问题设计上,创设情境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设计了下面的题目:“文中有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室内聚集了韩愈柳宗元等人,他们会怎样有说有笑?”“要求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在扣紧原文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把陋室的景、人、事描写下来。”为此学生的思维活跃、奔腾、澎湃、一个个精彩的答案如泉涌出。想象不仅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本文的内容与主题,成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口,而且,使学生能够承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雅致澹泊,豁达乐观的作风,并让这种作风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效果。

  三、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促进个性思维发展。

  新的教学观,告诉我们应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的,多元反应有机把结合起来,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则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生命的体验,运动,成长的本质。在这堂《陋室铭》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与见解,只要能答出道道,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这种对学生独特感受的珍视,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可见。如就课堂最后的拓展教学环节而言,让学生通过读《陋室铭》给自己的家取一个室名,用来表达自己对家的感情。许多学生纷纷各自给自己的居室取了雅名,并表达了取其名的缘由。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肯定与评价。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品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

【《陋室铭》评课稿】相关文章:

1.《陋室铭》讲学稿

2.争论的故事的评课稿

3.小学课文评课稿

4.老舍猫评课稿

5.关于《化石吟》的评课稿

6.小学古诗的评课稿

7.乡愁评课稿

8.《乡愁》评课稿

9.陋室铭优质说课稿

上一篇:《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3篇下一篇:最新关于骆驼祥子每章读书笔记